第二屆“早期聚落與城市”學術論壇舉辦
襄汾推動“帝堯文化之都”建設進程
臨汾新聞網訊 聚焦早期城市,論道堯都陶寺。日前,規劃六十年(1956-2016):第二屆“早期聚落與城市”學術論壇在擁有史前東亞第二大城市的陶寺古城所在地——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舉行。
此次論壇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主辦,山西省城市規劃學會、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承辦,臨汾市建筑規劃設計院協辦,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東南大學城鄉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
陶寺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發展的里程碑,為“中國城市起源與演化”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實物資料。當前,襄汾圍繞“帝堯之都、中國之源”這一主題,按照“建設陶寺遺址核心區、堯文化產業園、古文明旅游圈,打造世界一流帝堯之都和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正在建設以“探帝堯古都、尋中國之源、溯華夏之根”為主題的“陶寺新區”。這次“早期聚落與城市”論壇能夠在襄汾舉行,必將進一步提升陶寺遺址的地位、擴大陶寺遺址的影響,加快把寶貴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發展優勢,有力地推動襄汾“帝堯文化之都”建設進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丁村考古隊隊長王益人作了主題為《丁村遺址群遠古人類行為初探》的學術報告,他介紹了丁村人在人類進化歷程中的位置,丁村遺址三次調查發掘過程,丁村遺址群2013——2016年發掘的主要成果,老虎坡、過水洞、九龍洞遺址發掘的重要意義。并與有關學者就城市規劃與遺址保護的關系、丁村遺址與陶寺遺址的年代關系進行了廣泛互動交流。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錦生作主題為《晉南陶寺遺址在城鄉規劃中的啟示》的學術報告,從陶寺古城遺址概況、陶寺古城建設的特色與成就、陶寺古城的歷史影響、陶寺古城對當今城鄉規劃的啟示四個方面介紹了陶寺古城遺址在城鄉規劃中的影響和價值。
印度尼西亞的Ali+Akbar教授詳細介紹了他們國家的遺址狀況以及在遺址挖掘、研究等方面的具體工作方法。
與會人員還參觀了丁村遺址群發掘現場、丁村文化陳列館、丁村民居和陶寺遺址考古成果展覽。
(張建華 陳曉璐)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