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董梟) 日前,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在襄汾縣新城鎮梁坡村150畝高產樣板田舉辦小麥機械化無壟種植技術觀摩會,襄汾縣農委、農機局和農發辦組織各鄉鎮種糧大戶、農機手150余人現場觀摩。
在觀摩會上,小麥研究所研究員張久剛深入樣板田,向參會人員詳細介紹了使用機械化無壟種植的技術優勢,并對照樣板田內使用人工撒播、旋耕機耬播小麥植株密度和長勢等情況。參會人員直觀發現,使用機械化無壟種植技術的小麥相比其他種植方式的小麥植株均勻、穗數多,沒有缺苗少苗現象,產量相比較大提升。張久剛介紹,這150畝樣板田主要采用機械化無壟種植技術和小麥“兩增一減”高產技術,從小麥品種、播種、施肥全部統一管理,在不增加投入的同時,改變種植方式,每畝增加穗數5-8萬穗,增產50至100公斤。
在觀摩現場,小麥研究所有關負責人在樣板田附近的一片空地上向參會人員展示了無壟種植機械,并現場模擬撒播耕種,參會人員對此機械撒播后土壤的均勻深度和緊實度給予高度評價。
襄汾縣農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文明全程觀摩后頗有收獲,“通過此次觀摩,我發現使用小麥機械化無壟種植技術相比一直使用的耬播技術,播撒均勻,沒有耬播間隙,畝穗數增加,而且水肥都能合理利用,從而產量大幅提高?!?/p>
據了解,小麥機械化無壟種植技術亦稱小麥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是通過小麥無壟聯合耕播機實現耕播一體化、撒肥撒種機械化。其核心技術是“均勻種植”,麥株在田間均勻分布,小麥苗株全田覆蓋,充分利用全部農田資源,不僅省工省時省錢,畝節作業成本30元-50元,而且節水、節能效果突出,抑草、抗倒、抗干熱風效果明顯。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