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3月10日,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在帝堯之都、中國之源的襄汾陶寺,人們敲鑼打鼓、舞動春龍,舉行民俗表演,祈求一年風調雨順,農業豐收。
天塔獅舞又稱獅子上板凳,是陶寺村的傳統絕活兒,相傳始于隋唐,歷經宋元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以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點而被譽為華夏一絕。天塔獅舞具有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絕技,曾獲中國第七屆藝術節優秀獎,山西省第一屆及第三屆廣場文化節金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早在四千多年前帝堯邦國臣民擊鼓而歌, 感謝帝堯仁德, 彰顯炎黃子孫奮發向上的英姿。
帝堯之都,中國之源
陶寺是先秦史籍中出現最早的“中國”,奠定了華夏的根基,相傳農歷二月二是帝堯的誕辰日,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
祭堯
舞龍成為陶寺人民紀念帝堯誕辰,祈求風調雨順的傳統習俗,故稱為“二月二龍抬頭”。
記者 張蘊強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