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通了自來水,既方便又衛生,我們這下都能喝上安全水了!”近日,
襄汾縣汾城鎮南西城村村民王建忠高興地告訴筆者。這是襄汾縣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一個縮影。
在襄汾縣,過去挑水的扁擔和拉水的平板車逐漸“退隱”,曾一度受到嚴重污染的中小河流也得到徹底整治。“民生水利”這個頗為前沿的詞匯在襄汾的很多地方成為現實……
汾河流域治理:生態環境大幅提升
多年前,襄汾縣汾河流域內城市污水隨意排放,城市垃圾隨處可見,導致汾河水體污染,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這不僅困擾著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還阻擋著縣域經濟的發展,改善汾河環境、保護汾河生態勢在必行。
為此,襄汾縣以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與保護和創建“碧水藍天”工程為抓手,開展治汾工程。經過幾年的治理,現在的汾河已經舊貌換新顏,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堯都區的武先生經常帶著他新制作的飛機模型在襄汾汾河河壩上試練,他說:“這里的水好、空氣好,草很厚實。我新設計的飛機在這盡心試練,一旦摔下來也不會摔壞,我可是找到了訓練的好場地了。”汾河管護員趙加玉親眼見證了汾河治理的過程,現在他每天都要到汾河大堤上巡護,“我們白天要巡護8個小時、晚上4個小時,主要就是要保持河道的清潔和冬季防火工作,現在的汾河治理得很好了,每天都能看見野鴨子、鴛鴦什么的,堯都區、侯馬很多人都來到河壩上鍛煉身體。”襄汾縣汾河河道站的站長蘇星穩說:“縣水利局汾河管護大隊現有新城、鄧莊、南新店、襄陵4個管護隊,永固段的管護暫由水利局河道站工作人員兼任。管護大隊確定了管理人員8名、管護人員24名,負責大堤、壩頂路、綠化林帶及草坪的管護。2014年,在管護大隊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大壩壩面整潔,壩內草坪、花卉完好,壩外護岸林正常生長,鞏固了汾河治理成果。”目前,襄汾縣治汾二期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掃尾工作正在進行。建設內容為:主槽整治及灘面平整30.03公里;在險工險段處新增控導工程65座、改造30座;堤防補填及堤頂道路硬化9.866公里;堤內外綠化補栽樹木26700株;一期堤內綠化完善面積3.6萬平方米;沿河泵站改造15座等。
飲水安全工程:百姓喝上“放心水”
襄汾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安全飲用水這一民生問題。針對部分農村還存在著水資源嚴重缺乏,農村自來水普及難度大,飲用水不衛生、水質差等問題,縣上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強化項目管理,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
2014年,中央批復襄汾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5處,分別為南西城、沙女、敬村供水工程,南賈中學、趙康初中供水工程。目前,5處工程建設任務全部實施完畢,共建成50立方米鋼筋砼蓄水池2座、20立方米蓄水池1座,新建及維修管理房5座,鋪設輸水主管道7.3千米。目前,各項目區正在通水試運行,工程驗收后將交付受益單位管理使用。
同時,該縣充分發揮縣村鎮供水管理服務公司的職能,加強供水工程財務管理,積極推進水質化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水費足額征收。
在確保人畜飲水正常供給的基礎上,做好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監測,確保水質安全。
南西城村的變化是襄汾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真實寫照。“飲水工程的實施,給我們農民飲水安全給予了極大保證,我們將做好村民飲水管理工作,保障大家的飲水安全。”南西城村黨支部書記張耀文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