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記者參觀山西陽煤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新聞網記者 蔣堯 攝
廣西新聞網太原9月19日訊(記者蔣堯)9月18日,“第十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活動在太原正式啟幕,活動首站來到了山西陽煤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網媒記者深入車間廠房,看“山西制造”的新變化。
據介紹,陽煤集團成立于1950年1月,是中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經過67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以煤炭為主業,煤化工、煤電鋁為“兩翼”,裝備制造、建筑地產、金融、現代服務“七大板塊”協同發展的“127”戰略布局,2016年銷售收入1630億元,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第445位。
化工是陽煤集團最大的產業版塊,資產總額987億元,擁有25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山西、山東、河北、新疆四省十三市,擁有156套裝置、1580萬噸產能,可生產化工產品80余種產品,煤化工產業規模山西最大,國內煤化工行業第三位。其中主要有尿素550萬噸/年、甲醇120萬噸/年、丁辛醇21萬噸/年、MTO 30萬噸/年,乙二醇3×20萬噸/年,己內酰胺20萬噸/年,己二酸21萬噸/年,BDO 20萬噸/年,PTMEG 6萬噸/年。
在煤氣化方面,豐喜集團、陽煤化機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晉華爐“晉華爐”,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三家單位于2006年開始合作開發“熔渣-非熔渣”氣化爐,2011年將耐火磚改為水冷壁,2012年9月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鑒定該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4月第三代“晉華爐”開車成功,該技術增加新型輻射廢熱鍋爐系統,提高了氣化爐的能源轉化效率,2017年聯合開發日投煤量2000噸。大型廢鍋-激冷型高效水煤漿氣化成套技術,已申報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截止2016年底,已推廣“晉華爐”共39臺,2017年以來又推廣20臺。“晉華爐”已成為陽煤集團和山西煤化工行業創新發展的名片,2016年被評為中國煤化工行業的“國之重器”。在“晉華爐”等核心產品的帶動下,陽煤化機連續17年盈利,累計實現利潤16.87億元,產品覆蓋煤化工、環保鍋爐、風電、核電、高級鋁產品等新型能源和材料工業。
“晉華爐”主要由陽煤化機設計和生產。陽煤化機是陽煤化工重要的子公司,化機綜合制造加工能力列國內前三名。公司現有員工2100人,在永濟、太原、新疆設有三個生產基地,總資產46.8億元。經過五十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一家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檢修、維護服務于一體的大型化工裝備制造集團。
特別是2016年4月1日,第三代合成氣、蒸汽聯產氣化爐投運以來,以其高效率、環保、安全和長周期穩定運行等優點,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高度關注和信賴,先后有美國、朝鮮、韓國以及神華、中煤、惠生工程、華魯恒升、三聚環保、新彊天業、新業、神霧華福等87家中外客戶參觀考察,并與部分企業簽訂了商業合同。
據陽煤集團副總工程師、陽煤化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志武介紹,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推進,為“晉華爐” “走出去”迎來了的重要歷史機遇,“晉華爐”煤氣化技術的成功研發必將在煤氣化技術領域大放光彩,推進煤化工領域關鍵設備的“中國制造”,為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節能降耗、為我國煤化工事業的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為我國的能源戰略安全做出積極的貢獻。
據悉,“十二五”期間,陽煤化工產業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建成了十大項目,實現了化工產業結構將實現根本性調整,尿素、甲醇等傳統煤化工比重將由原來的80%降為40%以下,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將占60%以上,己成為新型的現化煤化工產業集團。
責任編輯:王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