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之家”大接力
陽陽今年13歲,是隰縣第一小學6年級學生。陽陽是個苦命的孩子,1歲時他的母親便棄家而去,杳無音訊,留下陽陽和父親生活。他的父親變賣了家產,租房居住,家里一貧如洗。父親整日飄蕩在外,經常留陽陽一人在家,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2013年12月30日,父親因犯罪被關進看守所,陽陽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
縣公安局領導得知之這一情況后,專門研究了陽陽的問題,局長王博君說:“我們不能因為破了一個案,抓了一個人,就讓一個孩子失去一個家。”局領導決定把陽陽接到公安局,并派專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局領導又把陽陽的情況向隰縣關工委主任解紹亮通報。此時,解紹亮剛剛被評為2014“感動山西”十大人物,隰縣“十大最美黨員”,正在省城參加“感動山西”十大人物頒獎儀式,得知陽陽的情況,他非常著急,第二天便趕回來。他首先多次和陽陽父親的親戚聯系,尋求監護人。然后,他又召集公安局、民政局領導開會,決定在未確定監護人前,由公安局照顧陽陽的生活,長期每月給予經濟資助 ,民政局給予救濟,關工委同時啟動長期救助機制,繼續為陽陽尋找監護人,保證陽陽安心上學。
這樣,陽陽在縣公安局有了一個“家”,叔叔阿姨們成了他的父母,為他買來新衣服,新被褥,噓寒問暖。就連局里食堂的師傅每天總是把第一碗飯端給她。刑警三中隊隊長賈紅梅更是一馬當先,昔日的“鏗鏘玫瑰”,今天柔情似水,忙完工作,就給陽陽洗衣服、輔導功課,最后回家照顧自己的孩子,讓陽陽享受了記事起從未享受的“母愛”!最讓陽陽難以忘懷的是:2014年除夕夜,關工委的解紹亮爺爺,帶領縣團委書記趙慧兵叔叔、第一小學元先根校長,還有公安局副局長陳來鎖伯伯、刑警大隊大隊長劉向陽叔叔、賈紅梅媽媽和他一起過年,他們為他送上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新衣服和新年禮物,陪他看電視、放鞭炮,還和他一起第一次吃這么香的大餡餃子。
陽陽的生活有了保障,但解紹亮還是憂心如焚。他覺得,為了讓陽陽心理不再受到傷害,保證他完成學業,健康成長,陽陽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監護人,有一個溫暖的“家”。他又多次繼續和陽陽父親的親戚聯系,都沒有結果。他又多次和臨汾市福利院協商,根據陽陽的情況,福利院決定,由福利院予以陽陽經濟資助,直至他完成學業,并委托隰縣關工委在當地為陽陽找監護人。眼瞅著陽陽要小學畢業,解紹亮和關工委一班人每天四處打聽,多方尋找,終于在一位好心人的推薦下,他們找到了農家婦女——卜春愛。
卜春愛是隰縣城南鄉石家莊村人,是全村出了名公認的“人性好”的人。她人生坎坷,35歲丈夫因病去世,給她留下4個女兒。后來他又成家,丈夫給她帶來一雙兒女,他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雖然日子艱苦,但沒有人能看出這是一個再婚家庭。不料,丈夫又因車禍去世,給她把養子養女留下了。堅強善良的卜春愛對養子養女不離不棄,視為己出,為了養子的學業,她進城租房,打工供養子上學。在她最困難的時候,是縣關工委伸出援助之手,為她聯系愛心人士,并簽訂長效資助協議,供養子完成學業。當解紹亮和她協商陽陽的事情時,卜春愛爽朗的只說了一個字:“行!”有人對她說:“你一個女人家,你的孩子都沒有交代完,現在還很困難,圖個啥呀?”卜春愛回答:“我最難的時候,是關工委和社會上的好心人拉了我一把,咱不能知恩不報!”
7月1日上午,解紹亮帶領公安局、民政局領導和卜春愛在看守所見到了陽陽的父親,他感動的泣不成聲,再三鞠躬。同日下午,解紹亮帶領公安局、民政局領導、賈紅梅、卜春愛、陽陽再次見到陽陽的父親,他掏出一副感謝信,淚流滿面:“我一定認罪悔過,努力改造!”并再三叮囑兒子:“你一輩子都要記住他們,要懂得感恩!”
7月3日,縣關工委與縣公安局簽訂了救助協議,與民政局簽訂了救濟協議,與卜春愛簽訂了監護協議,這些協議的有效期都是陽陽完成學業,長大成人。而解紹亮在發言中說:“愛,永遠延續……” 郝微微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