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是個年輕的帥小伙兒,叫馬學勤。臨汾市財神樓“模范發型制造”的美發設計師。大腦里不斷輸入他的信息是臘月里單位同事和一些朋友談起過年做頭發時高頻率的一句話“做頭發,到財神樓找模范的小馬師傅。”臘月廿八,從英國留學回來的表妹讓我陪她去做頭發。她說:“在國外的臨汾老鄉在QQ里聊起過臨汾財神樓‘模范’理發店有個美發設計師,不僅人長得帥,做的發型還很好。因為外國人的發質跟國人不一樣,外國的發型設計師設計的發型她們不是很理想,她們半年回國一次,都讓小馬師傅設計一個持久美麗的發型。”考慮到那天空中紛紛揚揚飄著雪花,去做頭發的人不會多。
然而沒想到,中午11點多了,小馬師傅的店里還是人頭攢動,在三個多小時的做頭發過程中,觀察到盡管人多,但小馬師傅并沒有“蘿卜快了不洗泥”,他對每一位顧客的頭發真的是一絲不茍。
顧客們都是滿意而歸。那天有兩位特殊的顧客,我記憶很深:一位是個很有氣質的女人。她到店里時著急地說:“以前都是找小馬燙發,這次讓別人燙,劉海燙焦了,馬上要回老家過年了,這形象怎么行?心情糟透了,小馬師傅你給我看看,還有辦法沒?”小馬師傅抓了抓她的劉海,稍作尋思后,拿起他的剪刀和梳子上下左右修剪打理,還別說,短短時間,劉海變成了另一種造型,那位女士對著鏡子里的自己直說:不錯不錯,心情好多了!另一位顧客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她對小馬師傅說:“我買了個假發,但又覺得這假發配我的臉型不合適,你給我修一修。”小馬師傅很誠實地說,這假發我可沒修過,別讓弄壞了,再說這里顧客挺多……那個女孩子笑著說:“沒事兒,我相信你,等一會兒也行。”打發完大多數顧客后,小馬師傅給那位女孩兒認真細致地修剪了假發,女孩兒高興而歸。表妹的頭發呢,那次經小馬師傅兩三個小時的設計后,清純靚麗,很是飄逸。春節期間,她的同學見她后都夸獎說:“這發式新潮而不俗氣,穩重而不呆板,看起來可沒有博士的書呆子氣息啊。”正月里,在小馬師傅的QQ空間里瀏覽,看到他的一些日志。比如《怎樣才能剪好一個發型》、《碎劉海修剪技巧》、《劉海剪法應遵循的原則》、《如何挑選剪刀》、《碎發怎么剪出碎感和層次感》、《沙宣經典核心內容》等等,覺得他是個很有思想的勤奮青年,便萌生了采訪他的想法。
正月初九,一些上班族已經開始找小馬師傅,他忙碌地工作著。趁他不忙的間隙,了解到他從小學習成績很優秀,2000年上了一年中專的他,考慮到農村的父母要培養自己四年得花很多錢,畢業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愛好美發的他毅然退學,只身來到臨汾貢院街的一個理發店當學徒。剛開始,他只是洗頭、掃地,但“馬學勤”就是學習勤奮,每天他總是早到遲退,很勤快地干著自己的分內工作之余,一有空就觀察師傅怎么剪怎么設計。經過將近一年的學徒,師傅很是欣賞他,讓他練習剪發。但這時的小馬感到還是應該系統地學習理發美發知識,于是拿上自己打工掙的錢去太原學習。在系統學習的一年時間里,他上課認真做筆記,下課后不斷復習練習,并寫出兩大本筆記和學習心得。2002年畢業后,他找到原來學習的師傅,師傅介紹他到“模范”當美發師,這一干就是8年。8年來,他的勤奮、踏實、誠信,老板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提拔他當店長。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藝,使自己的顧客滿意,他每年都要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去北京、天津、上海、太原等地學習新潮的發型。2004年,他參加德國威娜公司在天津舉辦燙發新概念課程學習,緣于他的學習勤奮,幾百人的學習班里,他是為數不多的優秀學員之一,并獲得了榮譽證書。為使自己設計的發型跟國際接軌,他總要抽出時間去“美奇絲”“歐萊雅”“威娜”“黑人頭”等在上海、北京舉辦的“美博會”,因為美博會上都是美發行業里有威望的設計師,比如“托尼蓋”“沙宣”等學校的設計師來這里聚會,互相交流學習,每次參加都對自己有很大的啟發。他說:“作為發型設計師,給客人塑造好美的發型,要盡可能與客人的臉型、頭型、年齡、職業、梳理習慣巧妙結合,技術是有限的、發揮是無限的,這就需要自己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正因為這種理念,他每天晚上回家后都要回顧剪完的發型,比如剪出的某個發型覺得很有感覺,就注明剪發中間用過的手法,以便推廣;哪個發型覺得欠缺也記錄在本,以便改進。在他租住的十幾平方米的房間里,墻上貼的是發型畫,桌上擺的是《理發技術》、《國際精藝修剪》、《科學發型修剪方法基礎》、《專業燙發教材》、《國際新潮發型》等書籍和各式各樣的模具頭。每到晚上,當許多年輕人沉浸在玩游戲看電視的時候,他的EVD碟里播放的是《美發設計》,觀看碟片時他結合書籍做出筆記,又在模具頭上練習剪發。
小馬知道自己在美發的道路上該怎樣走,他像他的名字“學勤”一樣在自己美發的道路上勤奮學習著,所以他的顧客對他總是豎起大拇指!(衛紅麗)
來源:臨汾新聞網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