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要“收心”
嚴水泉
七天春節長假已經結束。2月11日,節后上班第一天,走在路上,同事之間相互拜年,道個祝福;人們碰到一起,交流著各自過節情況,談論春晚節目好孬,彼此分享春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仍有一股濃濃的年味。的確,按傳統習俗,過年要到正月十五鬧過元宵才算結束。然而,從實際情況看,上班后,各項工作已全面展開,需要盡快走出過年狀態,進入工作狀態。
對中國人來說,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熱熱鬧鬧的春節令人陶醉,可長假結束后,一些上班族卻患上了節后綜合征,犯困、犯懶、乏力、失眠、抑郁。因此,節后“收心”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過年狀態有礙工作開展。每一項工作的落實,不僅需要人頭到位,還需要我們潛心思考、耐心琢磨、真心付出,如果心里還惦記著走親訪友的事,心思就難以放到群眾身上;腦子里還在上演精彩的文藝晚會,對手頭的工作就會無所用心;身心還像假日一樣懶散,工作就會開小差,比平時慢半拍。應該看到,節日里適當休息,是為了節后更好地集中精力工作,而不能把長假“放松”變成“放縱”;節日里適當娛樂,是為了節后更開心地工作,而不是為了找累;節日里適當走親訪友,是為了節后更好地揚帆出發,而不能沉湎其中。
節后上班意味著進入正常的工作時間,尤其是政府部門和服務部門,面對的是老百姓,服務的是廣大群眾,一舉一動老百姓都看在眼里,一言一行都關乎政府部門的形象。因此,不管是否有人上門辦事、是否有領導檢查工作,都要做到隨時隨地人在位、能辦事,絕不能出現“門鎖打開轉兩圈,大門一鎖不見人,三五一群打棋牌,輕松休閑逍遙玩”的現象。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提速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如何實現“開門紅”,廣大群眾充滿了期待和渴盼。因此,我們應該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從強化機關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抓起,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前正在做的各項工作中去。上班后,要抓緊梳理一下工作,看看哪些是馬上要辦的,哪些是基層群眾急盼的;聽聽領導又部署了哪些新的工作任務,又有哪些新的指標要求;查查還有沒有上年“欠賬”的工作。要積極搞好籌劃,對每一項工作該抓哪些關節點,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矛盾問題,取得最佳成效,心里要有一本賬,手中要有一盤棋,從而逐項加以推進,逐項抓好落實。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沒有春天的勞作,就沒有一年的收成;沒有良好的開端,就沒有事業的成功。因此,我想說一句:春節已過,專心工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