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龍應臺,因母親應美君患阿茲海默癥,搬母親身邊親自照料。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她逐漸領悟到生命的真諦、生死的意味以及與母親遲來的親情,懷著各種復雜的情感,她提筆寫下了給母親美君的信,并把這個過程寫成了一本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美君是我的母親,她今年93歲了。她還活著。可是失智,已經不認得我,不記得我,不能和我說話。事實上,她已經‘離開’我了。”
“我想和美君說話,可是她沒法跟你說話。在我完全沒有準備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了一堵墻,而這堵墻是這輩子對你恩情最深的人,是你最愛的人,最尊敬的人。”
“人到了50歲之后,會發現好時光不多了。重要的事情不可以拖。我再拖下去,我不知道美君還會不會等我。”
“現在,不說話的她,對我是個謎。你知道,我真想念她。特別奇怪的是,她人就坐在你旁邊,然后你想念她。因為她事實上已經走了。比死亡還要難以接受的,是不告而別。”
“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當下,因為,人走,茶涼,緣滅,生命從不等候。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太遲太遲的領悟。所以我寫了這本書。希望比我年輕的讀者們,如果可能的話,你不要太遲。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天長地久。你必須把片刻當做天長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長地久。”
……
這文字讓我疼痛,是那種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疼痛。悲傷從文字敘述中汩汩而出,撞擊著我的靈魂,在我心中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心靈震顫。龍應臺母親應美君已經陷入徹底的孤獨中,這孤獨深廣無邊,令龍應臺不知所措。曾經,應美君是一位杰出的母親,也是一位愛美的母親,65歲時她還去紋眉紋眼線。穿著很講究,出門一定要穿旗袍,那黑色的緞質旗袍,開襟里頭要塞一條小小的白色的手絹,而且要灑香水。在龍應臺的眼里,母親美君就是一朵沙漠玫瑰。是不是正由于一位杰出女性的靈魂哺乳,才滋養出一個優秀女兒的精神世界。而今,母親一點一點被侵蝕得形同陌人,這是多么殘酷啊!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漸行漸遠的背影,而且,那背影不斷地閃現在你的回憶里,喚起的是沉重的感覺。因為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是無法復原的。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是一部三代共讀的生命讀本,也是龍應臺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之后,又一本受歡迎的書。該書是龍應臺寫給所有在生活中忙忙碌碌、忘記陪伴家人的兒女的生命書,喚醒人們對于親情、家庭的意識。
龍應臺的文字對我們、對我們的當下是一種有力地提醒:你現在所經歷的,將在你未來的生命中串聯起來。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是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人生如夢,歲月無情,不用心體會,時光就不知不覺地流走了。就像她在書中寫的:“上一代不會傾吐,下一代無心體會”,我們只知道彼此共處的當下,卻不了解那些過往與去路,更不清楚各自內心的喜悅與悲傷。(牧軒)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