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館解鎖新體驗
“觸摸屏幕穿越時空同革命先輩互動對話、通過AI修復活化老照片和英雄來個照面、聽數字人講述紅色文化……”1月31日,位于革命老區武鄉縣的八路軍文化數字體驗館游人如織。游客們通過數字化手段,視覺、聽覺、觸覺深度參與,生動體驗著紅色文化。
巍巍太行,民族脊梁。在武鄉縣八路軍文化數字體驗館,序廳、躍馬太行、眾志成城、烽火熱土、抗戰堡壘、文化號角、尾廳等七大展區巧妙相連,構成了一個沉浸式的紅色文化體驗空間。
“眾志成城”展區的照片墻引得不少人駐足觀望。女扮男裝參加八路軍并參加了上百次戰斗的王九煥、“地雷大王”王來法、“太行神槍手”高貴堂……40余幅武鄉籍抗日英雄的照片經過AI復原后,不僅有了色彩,還能鮮活地動起來。游客王可欣說:“站在照片墻前,看著動起來的照片,革命英雄的形象立體起來,讓人印象深刻。”
“英雄豐碑”板塊整合了《武鄉縣志》和中華英烈網的海量數據,以不同數據維度,通過圖表、地圖等可視化形式直觀呈現山西3萬多名抗戰烈士群像,讓觀眾能夠一目了然地了解武鄉烈士群體的分布和特征。輕點屏幕,可以查看了解烈士犧牲年齡的分布;通過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到烈士犧牲地點的地理分布,體會到抗戰的激烈。
看著“英雄豐碑”上的數據,游客李芳動容地說:“李愛民、韓福祥,他們犧牲時才14歲,是武鄉抗戰時期年齡最小的烈士。85%的武鄉烈士犧牲于19歲到30歲之間,他們的人生,短暫卻無比絢爛。”
在“太行數字長卷”展板前,點擊屏幕,選擇捏臉入畫模式或真人入畫模式,觀眾便可通過化身數字人的形式穿越時空,“走進”歷史長卷,與革命先輩進行互動對話,了解他們的戰斗與生活。
武鄉通過數字賦能,全面提升整體呈現水平,讓八路軍文化可看、可聽、可體驗。
陳俊琦 趙海鵬
老街巷升騰煙火氣
“快看,縣太爺出來啦!”正月初二上午,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絳縣的絳州署景區熱鬧非凡。身著古代官服的“縣太爺”帶領眾“衙役”走出州署,拱手送上新春祝福,引得眾多游客紛紛駐足拍照,記錄下充滿古韻的年味瞬間。
隨著鼓槌上下翻飛,激昂的鼓點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絳州鼓樂的精彩演出,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安徽游客王麗慧激動地表示:“絳州鼓樂太震撼了。這些沉浸式節目讓這座原本靜態的古城變得生動鮮活,讓我們這些外地游客真切感受到了山西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天,絳州署景區內好戲連臺。情景劇《州衙鬧春——知府迎賓》和《州衙鬧春——知府升堂》接連上演,演員們憑借精湛的演技,將古代州衙的場景原汁原味地呈現在游客眼前。此外,蒲劇展演、皮影戲、晉南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輪番登場,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視聽盛宴。
據介紹,春節期間,50余輛形態各異的卡通售貨車在龍興大街亮相,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售貨車由網紅經營,售賣絳州小吃、名優特產品和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品嘗和購買。
“這里的美食更誘人,絳州扣碗、生炒面、雞蛋旋子、砂鍋、醪糟、豬卷子……每一種都讓人心心念念,挪不動腳步。”四川游客程勇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贊不絕口。香氣四溢的各類小吃攤位前圍滿了游客,濃濃的年味在煙火氣濃郁的老街巷中彌漫開來。
在絳州大堂西側通往絳守居園池的通道內,猜燈謎游戲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大家在思考中體會猜燈謎的樂趣,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外,絳州署、龍興寺、龍興街、龍興廣場、絳州廣場、勸學廣場、南門廣場、三館南廣場及縣城入口等地還布置了精美的燈展。龍興街、正平街、迎賓路、北環路等主要路段也進行了亮化裝飾,整個古城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璀璨。
最引人注目的是,千年古塔——龍興塔首次上演“燈光秀”。塔身被燈光照亮,變幻出各種美麗圖案,投射出吉祥文字,令游客眼前一亮。10萬盞華燈一同點亮,流光溢彩、璀璨奪目,將整個古城營造得五彩斑斕。
“這個春節與古城新絳的約會浪漫又獨特,充滿了驚喜、感動和溫暖。”在絳州大堂的新年愿望祈福簽名處,游客們紛紛書寫下自己的感受與心愿。
不遠處,絳州鐘樓和鼓樓傳來的聲聲鐘鼓之音,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幸福、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回蕩在古城的每一個角落。
王荔 衛世新
廟會上重溫舊時光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那時候去逛廟會、趕集,爸媽總會給我買個小糖人,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趁著春節假期,我們帶女兒來湊湊熱鬧。”太原市民秦勇笑著說,今天他們一家來到第十一屆太原廟會主辦地太原動物園,就是想讓孩子體驗一下父母小時候的新年“儀式感”。
正月初三,太原廟會現場的大紅燈籠已經高高掛起,造型別致的蛇年主題裝飾錯落分布,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笑聲不斷,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社火表演“背棍”。只見一個個身材壯碩的背棍表演者,肩上扛著特制的鐵棍,棍上穩穩立著一個身著華麗服裝的小演員。背棍表演者時而行走,時而跳躍,棍上的小演員也隨著背棍表演者的步伐變換各種姿態,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贏得游客的陣陣喝彩。隨后,在陣陣鑼鼓聲中,鐵棍、游神等傳統社火表演輪番上演,多場經典晉劇接連登臺,讓游客領略不一樣的三晉文化。
不遠處的非遺文創市集區,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在此相遇。剪紙藝人指尖靈動,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便能變幻出花鳥魚蟲、人物故事,令人忍不住嘖嘖稱奇;糖畫師傅以勺為筆、以糖為墨,在石板上快速勾勒出各種圖案,引得孩子們歡呼雀躍;面塑、燙畫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不甘示弱,紛紛展示著自己的拿手絕活。在這里,游客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傳統手工藝,還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動手制作,感受非遺的深厚內涵。
逛完廟會,來一杯熱氣騰騰的飲品,嘗一嘗各地的特色美食,可謂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從清德鋪軟糯香甜的非遺元宵,到備受年輕人歡迎的湖南臭豆腐、武漢熱干面、臺灣棒棒雞等特色小吃,太原廟會的國潮煙火美食大街匯聚了各地的特色美食,遍地都是“人間煙火氣”。“美食街里小吃的種類多,味道也不錯,和家人一起邊逛邊吃,很有過年的氛圍。”來自河南的游客王瑩瑩說,今年她和家人一起來到太原過年,跟著太原市文旅局發布的春節旅游線路逛街巷、品美食,深深感受到太原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太原廟會不僅是一場精彩紛呈的節日慶典,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守望,是每個太原人鐫刻在心底的溫暖記憶。本次太原廟會集年味、趣味、文化味于一體,讓游客在享受美食、欣賞表演、體驗民俗的過程中,度過歡樂祥和、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春節假期。
楊家煒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