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7月25日召開的第八屆中國民營企業合作大會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山西省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呈現出規模攀升、經營穩健、創新有力的發展態勢。2023山西民營企業100強營業收入入圍門檻達到33.11億元,比上年提高5.99億元,增幅22.09%。與該數據公布之初的3.01億元相比,7年間增長了10倍。
數據顯示,山西有8家民營企業入圍2023年全國500強,排名全國第13位。今年上半年,全省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16.6億元,同比增長4.4%,投資增速高于全國民間投資增速4.3個百分點。我省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源于近年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開展“經營主體深化年”,為民營企業營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推進企業開辦注銷等“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基本實現“一網通、一窗辦、半日結、零成本”。首創開展“惠商?!泵赓M保險保障項目,為全省個體工商戶兜牢發展底線。連續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持續深化“惠企直通車”行動,建立“惠享晉在線”常態化服務機制,靶向施策、精準滴灌,做到惠企政策一站即享、直達快享、應享盡享、平等共享,實現“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的轉變。
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為民營企業守護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扎實開展整治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突出問題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持續引深“四季守護、鐵拳出擊”專項行動,上線運行“經營主體轉供電查詢小程序”,出臺不予強制、不予處罰、從輕減輕處罰、從重處罰的行政處罰裁量“一規則四清單”,有效避免“小過重罰”“任性執法”等現象,促進依法行政寬嚴相濟、法理相融。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省級地方標準,率先推行“一業一查”部門聯合監管模式,持續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讓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民營企業注入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開展特色專業鎮建設標準化試點,創新實力不斷增強,技術支撐更加有力。推出兩批79個“山西精品”,引導企業構建以質量為核心的品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深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探索推進“晉質貸”融資業務試點,有效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李 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