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平頭鎮黑水村。(資料圖)李迪一攝
中新網晉中7月2日電題:山西壽陽:以業為基興村富民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作者 高雨晴 李迪一
盛夏時節,走進山西壽陽,沿線的一筆一畫勾勒著鄉村煥新、產業向新、治理革新的新景象。
百里產業廊帶示范引領
今年以來,壽陽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將農村“三治三建三評”創建行動作為“三農”工作主抓手,推動創建行動迭代升級,以307國道、216省道為軸打造特色鮮明、產村相融、效益明顯的百里現代產業長廊。
立足交通區位優勢,“一鎮連三城”的平頭鎮主動融入太原、榆次“15分鐘通勤圈”,大力發展城郊輻射型產業,吸引路橋、美宜佳等大集團入駐,落地山西交通數字化產業園、現代交通產業學院等項目,總投資超過百億元。
“我們正全力推進路橋全產業鏈數字化農業示范園建設,努力打造集種植、科研、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農業產業體系?!逼筋^鎮黨委副書記張曉霞說,目前已完成園區種植規劃,正穩步推進數字水肥一體化集控室和修筑截潛流工程建設、有機蔬菜大棚及項目的田間道路工程建設。
南燕竹村燕州小鎮生態園。李迪一攝
南燕竹鎮燕州小鎮創3A行動正在穩步推進,吸引游客“游玩在景區、消費留村里”。該鎮還借助大院大所優勢,發展中試轉化型產業,和山西農大共建玉米產業研究院,打造500畝有機旱作農業科研示范基地,實現畝均增產40公斤至60公斤,節本增收200元至300元。
“為夯實農業現代化基礎,我們當前正在實施雨養農業噸糧田創建數字硬件建設項目,通過農業數據實時管理,農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5%,集體收入增長超15%。”南燕竹鎮黨委書記李杰說。
布局以特色種植、養殖、加工、鄉村旅游為主導的多元化產業,推動項目建設走在前、生產經營走在前、科技引領走在前、增收帶富走在前、農旅融合走在前,百里產業廊帶將成為全縣鄉村發展的生態帶、產業帶、致富帶。
產業振興思路明有實招
聚焦以業為基、以業興村、以業富民,“因地制宜、聯農帶農、市場思維”這12個字,總結概括了壽陽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百里產業廊帶的帶動下,各鄉鎮向比較優勢要潛力、要產業、要效能,堅持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旅則旅,實現差異化發展。
尹靈芝鎮山南村將梅花鹿園、采摘園、中華鱘養殖園等園區串點成線,讓“涼”資源變成“熱”經濟;西洛、朝陽、尹靈芝、溫家莊大力發展鄉村“特”“優”型產業,玉露香梨種植規模1.2萬畝、產值破2億元,走上規?;?、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各鄉鎮在前期森林鄉村、水美鄉村、文旅鄉村打造的基礎上,找準產業發展路徑,生態功能持續提升,文旅業態愈益豐富,涌現出一批產業發展新產品、新業態。
西洛鎮常村玉露香梨種植園。李迪一攝
按照“看得見、效益好、可持續、能帶富”標準,溫家莊鄉富家溝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收入,輻射帶動富家溝及周邊村增收致富。
整村托管土地,建成千畝高標準玉米種植示范園;玉露香梨千畝種植園年均產量達到30萬斤以上,商品率85%以上,銷售收入150余萬元;彩椒大棚百畝示范園采用一年三批次高產高效栽培新模式,實現彩椒產出全年不間斷……
“相關產業帶動本村和周邊村組務工農戶人均年增收2.1萬元,村集體收入超過60萬元,蹚出了一條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共富裕的新路徑。”富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朱全明說。
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離不開項目支撐。今年,壽陽縣的68個鄉村產業項目總投資達3.5億元,涵蓋穩糧保供、有機旱作、鄉村振興多個類型。
壽陽縣副縣長李志剛說:“以項目化思維謀劃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我們將重點抓好‘三提升一賦能’項目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持續有效推動項目建設。”
田疇織錦繡,沃野繪美景。下一步,壽陽縣將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引深農村“三治三建三評”創建行動,統籌推進環境“塑形”、產業“賦能”、治理“鑄魂”,走好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繪就村美、業興、民和的壽陽鄉村新畫卷。(完)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