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劉帥文)發展逐綠,轉型加速。近年來,陽泉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不斷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圍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堅持“14510”總體思路和部署,實施“十大戰略”,打造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的先行示范。
優化產業 賦能數字經濟
陽泉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布局建設“5G+”智慧礦山,推廣綠色開采技術應用;錨定新能源電池、新型碳基、新型有色金屬、新型半導體、新型綠色建材五個方向,推動新材料產業延鏈強鏈;深入實施數字基建、數字場景創新、數字產品制造、數字賦能、數字治理提升“五大工程”,塑造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的新優勢,全力打造“智車之城”……一系列舉措協同推進傳統產業內涵集約發展和新興產業集群規模發展。
圍繞建設山西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增長極,瞄準打造國內知名的“智車之城”“數智雙碳先導區”城市品牌這一目標,陽泉市從無到有,全力推動《陽泉市數字經濟優先發展戰略三年行動計劃》落地實施,打造大數據、信創、智能制造、車聯網、數智雙碳產業鏈條,推動數字化賦能礦山、耐火、交通、農業等傳統產業,融合新業態、新模式,全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2018年,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第10萬臺服務器上線,成為國內首個單體規模突破10萬臺的數據中心,持續為百度智能云、百度App、百度地圖、智能城市、小度等百度內外部的產品和廠商提供穩定服務。
2019年,隨著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項目二期和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示范區項目正式落地,陽泉市與百度公司再次攜手,打造世界一流數據中心,建設國內首個開放路段自動駕駛測試場。
2020年,山西省首家地市級智慧能源數據中心落戶陽泉,將進一步實現能源數據匯聚融合、共享交換和挖掘分析,將前沿技術與政務服務、產業融合、民生服務有機結合。
2021年,山西智創城7號正式揭牌啟動,為全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搭建了新的舞臺;陽泉市“車城網—車路智行新生態項目”啟動實施,在市內開放道路部署車路協同智能基礎設施,實現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2022年,“車城網”項目持續推進,百度“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商業化出行服務試點落地陽泉,陽泉將成為全國首個全域開放自動駕駛的地級市。
“蘿卜快跑”自動駕駛無人餐車、清潔車
轉型動力激蕩山城,數字大潮逐浪而高。從“試水破冰”到“風潮涌動”,數字經濟帶來的新動能正推動陽泉各行各業的新發展。華陽聯創、數字陽泉、領航科技、中谷智能、頤康鑫悅等一批數字智能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5G煤礦、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等全新的技術探索走在全國前列。陽泉正以數智賦能三次產業跨越發展,帶動全市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生態治理 激發城市活力
在陽泉盂縣華北奕豐生態園,放眼所見,松濤陣陣、綠浪滾滾,千畝果園、萬畝苗圃,6萬只存欄蛋雞和上千只湖羊散養在禽畜基地里,悠閑地覓食。無法想象,這樣一片地方,曾是采煤沉陷區。
盂縣華北奕豐生態園
從采煤沉陷區到現在的特色種植基地,從煤粉飛揚到現在的綠樹成行,原本地表開裂塌陷的采煤沉陷區,如今已變身瓜果飄香、雞羊成群的“花果山”。
昔日的“黑色傷疤”變成現在的“綠色景點”,與當地的轉型與治理密不可分。
煤礦“向綠轉身”,農村“逐綠發力”。陽泉盂縣大汖古村以其立體交融式的鄉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盂縣古老的傳統和民俗風情,體現人與自然、人與山地的完美和諧,濃郁的原始韻味讓這里生活的老人每天洋溢著平靜、自足、幸福的神情,給所有來到這里的人帶去純樸、悠閑、與世無爭的美好印象。
盂縣大汖古村
盂縣貓鋪村則以獨特的貓鋪小鎮,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采摘垂釣、餐飲住宿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推進農家飯菜、土地認養等特色項目,將大小相同的300塊土地,打造成小型“農莊”,種植櫻桃樹、李子樹或各種蔬菜,讓游客成為“農莊主”,在繁忙工作之余體驗農事樂趣。
盂縣貓鋪村
除此外,陽泉盂縣還推動三峽能源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預計建成后年發電量約28.1億千瓦時,年產值達到10.2億元,年可節約標準煤22.6萬噸,節約燃料費用2.3億元,減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為山西省構建“先進煤電+新能源+儲能電站”三位一體發展格局貢獻了陽泉力量。
盂縣三峽能源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規劃圖
放眼全市,一個個綠色產業加速興起,以“綠”生“金”的探索遍地開花。陽泉通過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正確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實施生態筑基戰略,以更高標準打好三大保衛戰,統籌做好“兩河四山一泉域”生態保護,高質量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加快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在全社會營造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產業“接力” 升級發展布局
昔日靠資源發展的城市,離了資源,經濟靠什么?必須大刀闊斧轉型,發展接續產業。
“新能源電池小鎮”建設過程中,陽泉平定縣瞄準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努力提升謀劃項目的“含新度”“含金度”“含綠度”,加快“落”的速度,強化“服”的能力,確保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投產。
目前,“新能源電池小鎮”建設正處于第一階段,建設主要內容是鋰離子電池全產業鏈,包括上游的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相關輔材,中游的電池裝配,下游的鋰電池回收利用。第二階段將推進相關配套產業跟進,力爭到2025年末,達到正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與負極材料匹配量級。第三階段將大力引入電池整裝制造商,建成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千億量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讓“新能源電池小鎮”成為平定縣乃至陽泉產業轉型中一張亮麗的新名片。
陽泉平定縣還立足資源優勢和轉型要求,積極建設砂器(紫砂)文化示范區——砂淘街,通過搭建平臺、研究市場、培育人才等舉措推動紫砂藥茶一體化發展,把砂器、陶瓷、紫砂產業作為轉型產業、富民產業、潛力產業,予以重點扶持。
目前,山西晉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平定縣瑩玉陶瓷有限公司、平定縣冠窯砂器陶藝有限公司、平定縣亮晶晶砂鍋有限公司等知名砂器、陶瓷生產企業及主營藥茶生產的山西冠霖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入駐砂淘街。山西工程技術學院也在砂淘街成立了傳統工藝產業文化創意工作室,為推動校企合作、產學結合開辟了新路徑。
平定砂淘街
產業發展是基層治理的原動力。發展接續產業的同時,陽泉平定縣著力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并獲評“國家智能社會治理特色基地(城市管理)”,成為山西省唯一入選單位。
在基層治理體系建設中,陽泉平定縣提出“在黨委直接領導下進行社會治理專門機構改革,以基礎網格單元為核心的社區(村)管理機制改革”的頂層、基層“兩改革”目標,率先進行了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以網格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智能社會治理“三化平臺”為支撐,通過扁平、高效、協同的現代化社會治理模式,細化落實平安城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三套城市”創建標準,探索綠色城市、低碳社區的建設方案,為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蹚出新路。
接續產業一樹繁花,新舊動能迭代轉換。下一步,陽泉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探索深度轉型,明確發展定位,進一步凝聚轉型共識,提振發展信心,奮勇爭先進位,用過硬的成績交出一份資源型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時代答卷”,努力蹚出具有市域特色的轉型新路,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