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省各地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相關部署,針對性地完善常態化防控措施,毫不放松、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織密扎牢“外防輸入”防線,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嚴格把控交通輸入關口
落實好“第一落點”管控責任
為進一步加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范疫情輸入,陽泉北站、陽泉市長途客運總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強化各項防控措施,嚴格把控輸入關口,全力確保旅客健康出行。
火車站是疫情防控“外防輸入”重要關口。12月14日,記者在陽泉北站看到,各類防疫標語醒目地張貼在各出入口和疫情檢測點,工作人員正認真地為進站旅客掃碼、測體溫,進行相關信息登記。
“進站旅客請出示行程卡和健康碼……”小喇叭循環播放聲中,旅客霍女士告訴記者,進站先要看行程卡和健康碼,顯示綠碼、體溫正常才能通過安檢進入候車室,“挺嚴格的,程序也流暢,這樣作為旅客我覺得很放心。”
陽泉北站客流主要以進京旅客為主,目前,進京旅客在進站前須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北京健康寶”綠碼;對無有效核酸檢測證明或“北京健康寶”異常的進京旅客,拒絕進站乘車。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陽泉北站聯合公安、衛健等部門專職人員,全面加強進站列車和人員檢測,并利用車次間隔時間,不定時對候車室、衛生間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通風換氣和噴灑消殺,確保旅客出行環境安全健康。
陽泉北站車間副主任高冠群介紹,車站嚴格落實站車防控制度措施,堅持做好進站旅客100%測溫工作,“一旦發現有發熱旅客,將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響應級別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同樣,長途客運也織密防控網。目前,陽泉市長途客運總站已停運陽泉到石家莊全部線路,候車室、售票廳等多處易觸摸重點區域和重點設施的消殺頻次,也由一天兩次增加到一天四次。陽泉市長途客運總站副站長劉穎介紹,車站嚴格落實“第一落點”管控責任,同時成立工作專班,設立核酸檢測點,“有中高風險地區行程史的旅客,全部引導到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
陽泉市公安機關已啟動陽泉北站、盂縣服務區等14個環省防疫檢查點,組織開展安檢查控工作,嚴防涉疫人員車輛進入我省。“我們將發揮好卡口‘過濾器’作用,及時預警和消除各類隱患,堅決筑牢入晉返晉查控防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陽泉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三級警長宮旭慧說。
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落實好總倉閉環管理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消除疫情風險點,堅決防范疫情輸入,12月13日,大同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倡導公眾就地過節,并請公眾持續關注疫情動態,非必要不出省。
大同市疾控中心倡導,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干部職工要率先垂范,盡可能在本地過節過年,以降低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同時,提醒公眾持續關注疫情動態,及時了解國內疫情進展情況。非必要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如必須前往,務必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返同后按規定落實相關醫學隔離觀察措施。要求所有跨省出行人員返同后應積極主動做一次核酸檢測,并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近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和疫情發生地所在地市旅居史的人員,與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有軌跡交叉的人員,健康碼異常(黃碼或紅碼)的人員,應第一時間向所屬社區(村)和單位報告,接受社區(村)管理,積極配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隱瞞省外旅行史或接觸史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節日期間選購生鮮食品時,要到正規超市或市場,正確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要注意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檢疫證明等食品標簽內容;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要碰觸口、鼻、眼等部位。處理食材前要洗手,生熟分開,生食處理完畢要及時清潔、消毒雙手和砧板。在處理生鮮食品時,注意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沖,防止飛濺,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期大同市嚴格落實進口冷凍冷藏肉品防控措施,所有進入大同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含水產品),在儲存、銷售、加工前必須先進入總倉管理,并嚴格落實“凡進必檢、凡進必消、人物同防”的閉環管理措施。大同市規定,全市各類生產經營者要嚴格遵守進口冷凍冷藏肉品總倉管理規定,堅決杜絕購進或使用未取得相關總倉出庫證明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與此同時,大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大市場檢查力度;大同消費者協會也號召市民要購買賦有追溯二維碼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如發現未賦碼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要拒絕使用并積極舉報。
此前,大同市疫情防控辦還通過媒體發布盡量不從互聯網網購進口商品的通知,并號召公眾在取快遞時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不要將外包裝帶入室內;處理完包裹后,杜絕用手接觸眼睛、口、鼻等,認真清洗雙手。對來自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快遞包裹,在做好全面消殺的同時,可將快遞打開,在陽臺等通風處放置幾天后再使用。
嚴格就醫預檢分診制度
堅決做到重點人群“應檢盡檢”
12月13日早晨,臨汾氣溫驟降,寒氣逼人。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核酸檢測處,等候檢測的群眾佩戴口罩、踩著“一米線”排起長隊,逐一接受核酸采樣。
“請大家提前準備好身份證、健康碼、行程卡。”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不畏寒冷,耐心引導等候檢測的群眾正確佩戴口罩有序排隊。
門診大廳預檢分診處忙而不亂,井然有序。醫務人員各司其職,認真查驗就醫群眾行程卡、健康碼,詳細登記信息,引導就醫群眾通過熱成像體溫檢測門前往就醫門診。
臨汾市新冠肺炎疫情診治專家組組長、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刁士琦告訴記者,作為臨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定點醫院和疫情監測哨點醫院,該院始終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預檢分診實行24小時開放,發熱門診、預檢分診、核酸檢測等防疫一線人員24小時在崗。預檢分診工作由傳染病區有經驗的醫師及護理人員負責,堅決做到密切接觸者、境外入境人員、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實現愿檢盡檢,確保規范操作和規范登記。如發現發熱及高度可疑患者,及時引導其到發熱門診進行診治。
“我們將時刻牢牢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全面落實防疫規定,持續強化措施,嚴防交叉感染、院內感染,守好每一個環節,確保萬無一失。”刁士琦說。
“68名采樣人員分為18個組隨時待命,將確保做到第一時間出動、第一時間采樣、第一時間檢測,堅決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線。”臨汾市疾控中心主任張重輝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該中心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決策和部署,壓緊壓實責任,持續做好人、物、環境同防,慎終如始開展多點觸發預警監測,扎實做好信息協查,“結網撈魚”早管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記者 高樺 趙志成 張志剛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