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黃河新聞網記者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圍繞山西轉型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方面進行采訪報道。反映山西各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定格三晉大地全面小康“晉歡顏”。
婆娑碧葉晶,枝下脆梨瑩。在大同市冊田水庫南側的梨園水莊千畝梨園內,綠中泛黃的梨子掛滿枝頭,伸手可及,滿樹碩果累累、梨香沁人心脾。“我們這里種植的是號稱‘中華第一梨’的玉露香梨,果個大、皮薄、肉細、核小、口感爽甜,營養豐富。”大同市平城區小南頭街道西王莊村黨支部書記蘭澤向記者介紹道。
近幾年,西王莊村為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和后期生活保障,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在小南頭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西王莊村“借雞下蛋”,從大同市云州區峰峪鄉東馬莊村流轉土地1800畝。
土地有了,但做什么?怎么做?又成了西王莊村黨員干部面臨的一大問題。
“只要有心,萬事皆成。”西王莊村黨支部帶領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深入北京、河北、東北等考察項目,多次深入中國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調研項目前景和發展潛力,最終選定了種植玉露香梨,計劃打造集現代科技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于一體的梨園水莊嘉年華生態農業旅游項目,項目內涵蓋農業采摘園、臨水觀光園、CS拓展基地、兒童樂園、攝影基地、生態木屋民宿體驗園、垂釣樂園等幾大板塊。
在“梨園水莊”項目建設中,村黨組織就是主心骨,黨員干部沖在項目建設最前面,群眾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更多的群眾主動加入到梨園建設中,硬是把“飛鴿牌”的自行車做成了“永久牌”的里程碑,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更加彰顯,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大大提高。為了真正踐行承諾,西王莊村黨支部進行了集體產權制度認證,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公司,村民全是股東,項目建成后,股東年年都有收益。
如今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1000畝10萬株的玉露香梨進入掛果期,曾經的荒山野地如今也已碩果累累,年產量可實現400萬斤,產值在2000萬元;垂釣、民宿、休閑觀光等配套產業預計年收入300萬元,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可解決100多名村民的就業等問題。
在打造千畝梨園的基礎上,西王莊村又種植了西梅、李子、大京杏、桃子等5000株,打造極具特色的“百果園”,在梨花盛開的時候吸引周邊游客賞花郊游,果子成熟的時候吸引游客采摘,形成“春賞花、秋摘果”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下一步,西王莊村黨支部將進一步加大千畝梨園規劃建設力度、豐富水果的品種,集美化環境與采摘為一體,為游客提供采摘、食宿、旅游一條龍服務,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農旅產業,確保實現農業穩步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的雙目標,打造特色鄉鎮,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