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事業興。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只要我們拿出足夠的誠意,東西南北都可以向中部集中,向山西集聚。
高校是人才薈萃之地、創新創造之源,更是培育人才的搖籃、文化傳承的高地。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實施方案》,把合作的“橄欖枝”拋向高校,就是要立足山西、面向全國、放眼全球,依托高校人才資源、科技成果富集等優勢,充分發揮我省區位、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推動省校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方面開展深度戰略合作,促進人才共享、互利共贏。
深化省校合作,就是要抓人才、抓平臺、抓項目。具體抓手是與高校共建“12大基地”,涉及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的,有以下五大基地:
——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開發區提供崗位,接收高校大學生在我省開展實習實訓。支持和鼓勵其他市場主體為高校大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崗位。各地和有關單位依托人才公寓、黨(干)校或改造閑置學校、廠房、園區等,建立生活保障設施,大學生免費拎包入住。對實習實訓的大學生給予一定生活補貼,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將實習實訓基地納入“人人持證、技能社會”技能提升工程培訓點,為大學生取得相關職業技能證書提供便利。
——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通過選調生招錄、公務員招考、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招聘等渠道,加大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力度。持續推動選調生到基層歷練,加大高校畢業生培養使用力度。支持各地和各類市場主體加大對大學生創業資金、公共服務和平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基地。依托我省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劉胡蘭精神等紅色資源和“黃河、長城、太行”等地方特色資源,吸引高校師生在我省開展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
——大學生聯合培養基地。我省與高校從大三、研二等年級中聯合遴選有意愿到我省工作的學生,與高校進行聯合培養,讓學生把論文寫在山西大地上。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以在高校設立獎學金,對入選學生給予資助獎勵。
——高校干部人才培養基地。為高校干部人才提供掛職鍛煉崗位,對表現優秀的,根據本人意愿和工作需要鼓勵留任。積極推薦省屬高校領導干部人才到省外高校學習鍛煉。
一系列優渥人才政策的推出,盡顯三晉上下聚才聚智、聚資聚力的滿滿誠意。為了讓政策盡快落地見效、切實打造一流人才環境,省委、省政府將深化省校合作、建設“12大基地”工作納入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并定期向各單位、各市通報建設進展情況。
本報記者陳俊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