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黃河新聞網記者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圍繞山西轉型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方面進行采訪報道。反映山西各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定格三晉大地全面小康“晉歡顏”。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眼下正是黃花成熟采摘的季節,大同市云州區的萬畝黃花已經進入成熟采摘期。
黃花菜,學名萱草,又稱金針菜、宜男花、安神菜,古名為忘憂草。觀為名花、用為良藥、食為佳肴,與蘑菇、木耳并稱為“素食三珍品”,是觀賞、營養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藥食花卉。大同是全國黃花主要產區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種植史,因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火山富硒土壤,七蕊種質資源,造就了大同黃花色澤金黃、蕾長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征。
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滾滾金波中
7月14日清晨,記者來到云州區萬畝黃花種植基地,看到在大片翻騰著滾滾金波的黃花地里,一朵朵黃花含苞待放,鮮嫩欲滴,數名婦女腰間別著袋子,穿梭在黃綠相間的花海中,一雙雙巧手在花間飛舞,將一條條金黃的忘憂草收入框中,田間地頭到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早上8時許,唐家堡黃花收購現場已經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一輛輛載著新鮮黃花的三輪車在這里聚集。村民宋有和妻子拉著自家地里剛摘的300多斤黃花,有序地裝筐、上稱、現場結算。拿著賣黃花的600多元現金,宋有高興地說:“一年就盼著這幾天了,現場收購對我們來說十分方便,價格合理,不用擔心銷路,昨天賣了800多塊錢,明天我還來這里賣!”
在唐家堡村民梁新家中,他和家人正忙著清洗、蒸煮、翻曬黃花菜,好一派忙碌景象。晾曬場上,一根根傳統手工蒸煮好的黃花菜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黃色的光芒。
一年來,大同市委、市政府堅持走“種養加園商旅研”現代農業發展路徑,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基礎,持續做優做強黃花產業,扎實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同市在黃花產業發展交出喜人的成績單:黃花種植面積達到26.1萬畝,占全國四分之一;研發出100余種黃花產品,黃花全產業鏈產值達18.4億元。大同黃花正在向規模化、產業化、效益化邁進,大同市正在把小黃花做成大產業,將“黃花保護好、發展好”的殷殷囑托、切切期望變成生動實踐。
如今的“大同黃花”已成為大同市一張靚麗的新名片,是一張靠農民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新名片。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