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新媒體綜合報道 日前,山西省自然資源廳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級全面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據省氣象部門預測,受高空冷渦和西南暖濕氣流共同影響,預計7月10~12日我省將出現2021年入汛以來最強降水天氣過程,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強降水時段主要出現在10日夜間~12日白天,過程降水量20~70mm,東部局部地區可超過100mm。
為進一步做好入汛以來最強降水天氣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全省各地各級要提高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樹牢安全底線思維,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上來,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要按照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格局,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地質災害防治的主體責任,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屬地管理和部門分工的責任,逐級逐點壓實防災責任。交通、水利、教育、衛健、文旅等部門,要加大對公路鐵路、水利設施、學校、醫院、旅游區等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力度,強化應急處置,全面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切實做好最強降水天氣期間地質災害防范工作,杜絕防范不力造成人員傷亡。
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靠前指揮,深入一線、加強督導。加強工作調度,充分發揮基層群測群防體系、專業技術支撐隊伍的作用,加強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重點加強降雨期間人口聚居區、切坡建房、高陡邊坡、山間溝谷、偏僻村莊、空心村等區域排查,特別要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地質災害避讓搬遷集中安置區的隱患排查,做到排查全面、巡查精準,坡要到頂、溝要到底,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各項舉措落地落細落實。加強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聯合會商和協調聯動,做好監測預警,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采取超強措施,對于強降雨嚴重威脅、險情較重的區域,要求當地政府先予撤離人員,避免因山洪和地質災害可能引發的人員傷亡,堅決守住不發生群死群傷底線。
充分做好臨災避險準備,一旦出現險情前兆,及時報請當地政府整合各方力量,果斷撤離危險區域人員,按速報時限規定及時上報,第一時間派出人員調查,做好續報,不得遲報、漏報、瞞報,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災情怎么分級?
根據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受威脅人數,可將災害劃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級。
◆特大型
因災死亡在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的。
◆大型
因災死亡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
◆中型
因災死亡在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小型
因災死亡在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下的。
生活中預防地質災害的措施
1.在居住和工作場所中
◆了解信息
應注意向地質災害管理部門了解居住和工作場所是否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區內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發生哪類地質災害?這種災害應怎樣預防?避防的安全場所在哪里?
◆認真參加防災演練
要積極參加當地政府和村鎮組織的地質災害和地震等防災演練,熟知避防路線和避防場所。
◆盆地和平原區要注意
盆地和平原區容易發生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要了解地面以下是否有礦產資源分布,是否存在古空區。更重要的是了解所在地地震烈度的分布,居住和工作場所是否在地震易發區,預防地震后地裂縫等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
◆黃土丘陵地帶要注意
應注意崩塌、滑坡和黃土濕陷等工程地質問題。
◆山區和溝谷中要注意
應注意泥石流和崩塌的發生。
2.乘車出行時
◆乘車出行前的準備
要了解沿途和目的地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極端天氣和黃色預警天氣盡量不要出行,車上常備救災應急包。
◆乘車出行至路邊高陡斜坡地段要注意
司機至此地段時要放緩車速,并注意路旁的警示標志,按警示標志和指示路線行走。沒有警示標志時,應觀察斜坡上是否掉石塊和流土,并判斷其落至路面上的位置,開車經過時要避開此位置。如遇雨天,斜坡上掉土石多時,應停車等崩塌結束后再通過。如無上述情況應迅速通過,特別注意不要在斜坡下停車逗留。
◆乘車出行至沖溝中要注意
沖溝地段降水和融雪季節易發生山洪、泥石流。車行至沖溝時,應關掉車載音響,打開車窗,注意溝中的特殊聲音。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