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升騰的蒸汽下,幾朵干枯的菊花在熱水的浸潤中,舒展開蜷縮的花瓣,變得飽滿潤澤,一股清淡的菊香隨之而來,讓人不禁想到“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的詩句。
“來,快嘗嘗我們這兒產的菊花茶,包你回味無窮?!?月26日,夏縣南大里鄉北大里村村民丁有獅熱情地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丁有獅是個種菊大戶,家里的8畝菊田,不僅讓他摘掉了“貧困帽”,還走上了致富路。“去年菊花品質特別好,價格最高,預計收入不下四五萬元!”
一個貧困戶,敢一下子投資8畝地種菊花,依靠的是村里的扶持,北大里村不僅把菊花種植納入產業脫貧計劃,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舉措。種苗免費領取、技術免費培訓,每人每畝還給予500元資金補貼。
“低風險,穩收入,只要肯干,哪有不致富的道理。”像丁有獅一樣,全村11戶貧困戶通過種植菊花,已全部脫貧。丁有獅邊勸大家喝茶,邊發出了賞菊的邀請,“我們村已種植杭白菊、黃菊等十幾個品種1200多畝,千畝菊花盛開,煞是好看,到了盛開季節大家一定得來?!?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除了菊花,南大里鄉按照“山上抓林藥、山下抓果蔬”的發展思路,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在山上發展中藥材和花椒種植1.8萬畝,山下發展設施蔬菜和菊花1.2萬畝,特色產業,活了經濟、富了百姓,成為脫貧攻堅的“新動能”,吸納就業的“生產線”和拉動投資的“新引擎”。
收入在提高,鄉里人眼光也在提高,私搭亂建的房屋、隨意堆放的垃圾、遍地橫流的污水成了鄉里人的“眼中釘”。
“全民參與,治理環境,建設美麗鄉村!”鄉鎮領導振臂一呼,各村群眾便積極響應,“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短短幾個月時間,全鄉共清理亂堆亂放462處、整治亂拉亂掛122處,改造危舊土房17戶79間、清理宅基44戶、改造污水管網9160米,道路硬化綠化43公里,同時,實施了飲水安全工程、街道亮化等工程,連片打造了南大里、北大里、郭牛、上董和上辛莊5個美麗宜居示范村。
習慣之變、方式之變,交錯紛呈的密集轉變帶動了村容之變、路景之變、人心之變?!肮贰⑼ù迓芬郧笆抢貫膮^’,現如今是路面干凈平整,行車在路上,讓人賞心悅目。”南大里鄉南大里村村黨支部書記張保國笑著說:“環境好了,家門口坐坐心情都舒暢。”
很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在南大里得到了體現。憑借人居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改善,有著千畝菊田、德蘭特色度假基地、果老溝鄉村文化旅游等項目的南大里鄉成了縣里居民旅游的首選,在去年國慶節期間,鄉里成功舉辦了第三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接待游客4萬余人,旅游收入32萬元。旅游產業也成為貧困群眾就業致富的新渠道。
不但要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還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每個人都活得充實,活得有價值。對小康的要求,南大里鄉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十三五’規劃收了官,全面小康將實現,‘十四五’規劃藍圖展,現代化征程開新天……”在南大里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活動室內一片喜氣洋洋,南大里鄉基層宣講文藝小分隊正在以當地眉戶戲的表演方式,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南大里鄉長興村村民李海龍是個老戲迷,他右手有節奏地敲擊著大腿,從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對此次宣講甚是滿意。宣講結束,李海龍意猶未盡:“村里每次宣講、唱戲、放電影我都會來,現在過日子不僅要管飽肚子,還要管飽腦子?!?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近兩年,隨著鄉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硬件”有了,“軟件”也跟上了,評文明戶、開展講座,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出臺《南大里鄉紅白理事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每逢春節、重陽節等節日,村民都要自編自導組織文藝活動、開展廣場舞比賽、扭秧歌比賽……隨之,南大里鄉的新環境、新風尚、新理念正在不斷樹立。
周明飛 李昊澤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