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2020年也是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金光大道,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非常之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戰略之舉推動創新生態建設和“六新”突破,以持久之功推進轉型項目建設,以果敢之策攻堅改革“深水區”“硬骨頭”,以最嚴監管推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實現了經濟穩步向好、轉型態勢強勁、社會和諧穩定。
為迎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勝利召開,本報即日起開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專欄,重點報道我省“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績,特別是2020年交出的“三份優秀答卷”,講述統籌抓好“六穩”“六保”和“六新”發展故事,展現山西踐行領袖殷切囑托、勇蹚轉型發展新路的嶄新風貌。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江山百煉今愈健,雨露千調氣象新。
冬去春來,歲月不凡。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我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非常之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打贏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也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轉型發展成效初現,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大戰大考中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治晉興晉強晉的優異答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讓生命的春天如期而至
1月2日,時間的列車剛剛駛入2021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由于山西緊鄰河北,接壤線長點多,我省疫情防控立時進入新一輪應戰狀態。
2月16日上午,4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治愈出院并轉入指定酒店隔離。現場的醫護人員與出院患者都鎮定自若,表情從容而自信,這讓人想起一年前的戰“疫”時刻。
2020年,面對形勢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三線作戰”“四環聯動”“五嚴五防”,分層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用36天時間基本消除本土新發病例,用52天時間本土病例清零,與此同時,13支醫療隊、1516名優秀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堅決打贏抗擊疫情的山西戰役、支援湖北戰役和拱衛首都戰役,取得了確診病人“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復陽”、確診疑似和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零輸出”的驕人戰績。
今天,在新一輪疫情面前,雖然我們的信心更加堅定,應對更加從容,但“生命重于泰山”的理念卻一刻未松,慎終如始的作風更是貫徹始終。
面對中高風險地區特別是河北疫情輸入壓力,全省立即啟動戰時機制,1月6日,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動員全省時刻保持應戰狀態,采取有力措施,與時間賽跑,圍點控源,迅速開展重點入晉返晉人員信息推送、追蹤核查、核酸檢測、精準管控等工作。1月9日起,全省疫情防控指揮和疾控中心系統執行日調度制度,實行工作專班集中辦公、一日兩調度、防控指揮和疾控系統“雙線”作戰,推動中高風險地區入晉返晉人員排查管控快速高效落實。與此同時,全省各級防控辦、衛健、公安、通信等部門晝夜不息、連續作戰。
連日來,全省疾控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每天下午5時準時舉行,雷打不動。記者在省疾控中心看到,這里的一間辦公室臨時支起了一排床鋪,工作人員熬夜加班成為一種常態。該中心應急辦主任左素俊告訴記者:“作為疾控人,絕不能讓第一道防線失守,我們徹夜不眠,是為了更多的人能睡好覺。病毒面前,絕對不能含糊馬虎,只要從事了疾控工作就選擇了奉獻,只要有需要,我們就要沖鋒在前。”
值得欣慰的是,當我們在被一種精神感動的同時,許多日益完善的技術保障也讓三晉百姓更加安心。據了解,日前,我省臨床檢驗中心已完成全省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檢測基地評審驗收,在滿足疫情處置需要的基礎上,為醫療機構內及其他“應檢盡檢”人群和“愿檢盡檢”核酸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保障,能夠滿足單日最大檢測能力城市檢測基地達到3萬份,公共檢測實驗室達到1萬份的總體要求。
蹚新路,出雛型,經濟穩健性和抗壓力越來越強,轉型新動能蓄勢而發
在潞寶集團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一條全世界最長的煤化工產業鏈,煤-焦-甲醇-合成氨-粗苯精制-環己酮-環己烷-雙氧水-硫酸銨-肟化-己內酰胺-聚合切片-尼龍6,在這里,黑色煤炭轉化生產出高端白色合成纖維系列產品,末端產品每噸的價格大約為1萬元,增值近20倍。
“煤炭焦炭從論噸賣到論斤賣、論克賣。通過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焦化苯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3大產業鏈條,實現了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的轉變。從大化工到精細化工的再創新與再延伸,創新發展讓傳統焦化企業潞寶走上了獨具優勢的發展之路。”潞寶集團副總裁王茂海深有感觸地說。
2020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山西在轉型發展中,強力推動“六新”突破,著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強化開發區轉型主陣地主引擎作用,全力打造轉型綜改示范區,開發區數量由26個增至88個,工業類開發區規劃面積達到288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1.85%,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達到35%。創造性實施“111”“1331”“136”創新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分別達到5個和31個,院士工作站達到114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比2015年增長3.5倍。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新一代半導體、手撕鋼、高端碳纖維、高鐵輪軸等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突破,信創、大數據等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8%、快于規上工業3.2個百分點,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
1月22日,山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聯合發布2020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7651.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其中,GDP增速逐季回升,在前三季度轉正基礎上繼續加快。全省GDP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速分別為:-4.6%、-1.4%、1.3%、3.6%,呈現逐季回升態勢。
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我省工業新動能不斷壯大,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6%,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3.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12.8%,均明顯快于全省工業增速;部分新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其中光伏電池增長35.8%,手機增長21.4%。
“在GDP增速逐季增加的同時,我省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基本都實現了省委2020年初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提出的目標,即正增長指標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負增長指標降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針對我省經濟表現出的穩健性和抗壓力越來越強,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三部負責人高劍峰分析說,“走出V型反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蓄勢而發,所謂蓄勢而發指的是項目為王、轉型發展、發展新動能,這些積極因素一直在發揮作用。”
保就業,穩市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2020年2月25日,一列專程接送606名煤礦工人復工復產的專列從徐州返回朔州,“山西朔州來接您”的紅色條幅醒目而溫情。
這樣的場景是2020年特有的回憶。去年疫情防控期間,我省在全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做好有序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復課,加大減稅降費、信貸支持、租金減免等支持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省組織復工專車專列達2626車次,保障返崗職工“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全力促進復工復產。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還為農村貧困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提供以工代賑、優先就業機會,為大學生等重點群體提供創業創新的免費場地,“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成效顯著,全省累計培訓350萬人次,192萬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全省經濟社會生活很快步入正軌。
山西省統計局副局長衛永杰介紹,在去年3月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就達到了97%左右,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衛永杰說:“復工復產快速推進還體現在主要經濟指標的改善上,去年3月份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得到了及時的改善,工業、投資由負轉正,消費、進出口的指標明顯回升,煤電氣和糧油菜都得到了及時供給。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8.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06.0%;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7.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14.1%;12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控制在4.5%目標以內。”
據統計,2020年,全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3元,增長4.6%,較前三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快于全國1.1個百分點。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增長7.6%,較前三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快于全國0.7個百分點。
在改善民生的另一個主戰場,我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在堅持精準方略前提下,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生態扶貧、“三保險三救助”等,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29萬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從困難中走來,在磨礪中奮進。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我省轉型出雛型開局之年,新程在望,擊鼓催征,轉型山西,昂首向前。
本報記者賈力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