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連日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紛紛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團結一心,奮發向上,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創造美好新生活。
堅持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我們在脫貧攻堅中形成的重要經驗和認識,這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理論結晶,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制勝法寶。脫貧攻堅以來,我們創新林草生態建設機制,組建扶貧專業合作社承攬貧困縣造林任務,讓貧困群眾成為參與者和受益者,充分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體現了‘以工代賑’的公益屬性,讓貧困群眾在綠化家園過程中實現了增收脫貧。今后,我們將積極探索林權造林機制,健全完善扶貧合作社機制,爭取走出一條具有林草特色的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路子,為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正在防火一線督導工作的省林草局局長張云龍表示。
棚戶區東一區和東二區改造項目分房到戶、棚戶區東三區改造項目完工、方正花園一期建成入住、6個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完工……2020年,方山縣的民生工程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催人奮進。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要把一切工作都落實到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推動發展和改善民生緊密結合,加快推進縣城提升改造步伐,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要把發展成效真正體現在增進人民福祉、提高群眾幸福指數上。”方山縣委書記周小云說。
這些天,武鄉縣涌泉鄉黨委書記王東正在忙著鄉里今年要實施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見到他時他剛從縣里回來,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抓住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條主線,全力實施‘五千工程’,建成千噸酒廠、千頭肉牛育肥場、千畝訂單高粱基地、千畝旱地蔬菜基地、實施千人培訓就業,為群眾穩定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不斷激發全社會向上向善正能量
“‘十三五’以來,山西移動響應國家號召,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勢,不斷加強組織、資金和人才保障,持續通過網絡信息助力脫貧攻堅,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先后派駐400余名駐村干部,通過網絡扶貧、民生扶貧、黨建扶貧、助學扶貧等多種方式,幫扶87個縣115個貧困村9千余人脫貧,農村區域4G覆蓋率提升至99%以上。”山西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魏春輝表示,下一步,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指引,進一步發揮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作用,推動“網絡+”扶貧向“5G+”鄉村振興模式升級,加速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銜接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賈新明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讓我們信心倍增。我們將繼續通過實施‘一縣一品’工程,培育地方特色勞務品牌,夯實勞務協作機制,加強有組織的勞務輸出,促進轉移就業。加大公共就業服務站建設,綜合采取職業培訓、崗位推薦、扶持創業、托底安置等措施,多渠道促進就業,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扶持。提升就業服務能力,組織好‘惠民生促就業’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重點關注脫貧人口、邊緣易返貧人口,促進有就業意愿和就業能力的勞動者及時就業。”
2月26日,臨猗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駐廟上鄉城西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柴澤華、隊員蘇兵通過“學習強國”平臺收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特別激動。3年間,在城西村,23名扶貧隊隊員和貧困戶“結親”,不僅為他們治病,而且為他們提供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致富本領,讓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過上了小康生活。扶貧工作隊隊員們表示,今后要繼續為這些群眾提供服務,和他們一起努力創造美好的新生活。
“2016年以來,全縣三級衛生健康工作者,瞄準‘兩不愁三保障’,扎根基層,對全縣6000余戶、近萬名貧困人口實施健康扶貧,許多貧困群眾享受到‘136’醫療報銷政策;村級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讓慢性病、特種病患者都能夠就近問診買藥,讓小病不出村、慢病不出鄉、大病能救治,成為群眾期盼的現實。”臨猗縣衛健體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銀霞說。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眼下,全省廣大脫貧群眾奮發向上、苦干實干、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精氣神蔚然成風。
“作為這場脫貧攻堅戰的參與者,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倍感振奮。我們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已經駐村扶貧6年的蒲縣黑龍關鎮副鎮長、黎掌村第一書記郭偉激動地說。在駐村扶貧工作中,他們突出抓好“精神扶貧、思想扶志、文化鑄魂”工作,持續開展“感恩奮進”主題實踐活動,全面增強村黨支部的組織力和戰斗力,帶領鄉親們如期脫貧。他說:“我們還要繼續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帶著鄉親們繼續甩開膀子好好干。”
查庫存、補充日常消耗品……正月十五一大早,嵐縣土豆宴全國推廣總部后勤處員工郭三福就開始忙碌。“以前咱沒技能,只能打零工,孩子上學都成問題。去年我參加了縣里的土豆宴廚師免費培訓班,進入土豆宴推廣中心工作,收入很穩定。像過年這個月,連補助有5000多元工資。我覺得自己生活特有奔頭。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很受鼓舞。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工作,積累經驗,將來也開個土豆宴,讓更多人品嘗到嵐縣特色美食。”
“看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我特別開心。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梁余妮是一名80后,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學畢業后端上了“鐵飯碗”。參加了長治市組織的“十萬青年出太行”大型活動后,她辭去了工作,來到平順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平順縣仁康科貿有限公司和平順縣麥豐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始了種菜與電商生涯,扎根農村創業。這幾年,梁余妮帶動3市7縣2000余戶種植戶、600余名脫困戶從事蔬菜種植,走上致富新路。
本報記者張麗媛 李全宏 范珍 王秀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