鉚足干勁沖刺跑,盡心竭力穩成果。2020收官之年,注定不平凡。8年精準扶貧、5年集中攻堅,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這一路走來,有多艱難,就有多暖心。
1月5日,山西省首個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正式啟動,一期融資額達到61.76億元,標志著山西林業生態扶貧走出了開發式扶貧的新路徑。圖為呂梁山上鋪開綠色畫卷。張雯 攝
截至今年10月,全省58個貧困縣已組建造林合作社3378個,完成造林820.8萬畝,52.3萬貧困人口受益,增收10多億元。
2月28日,山西印發《關于克服疫情影響確保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主要從6個方面出臺28條具體措施確保貧困群眾增收。圖為晉城市陵川縣創業孵化基地開辦的培訓講堂。宋岳廷 攝
今年以來,山西精準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截至今年10月,全省已有87.45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比去年增加5.65萬人。
3月2日,山西專門出臺政策,要求2020年光伏扶貧發電收益的80%重點用于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工資和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勞務費用,千方百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圖為臨汾市隰縣黃土鎮黃土村環村而建的光伏扶貧電站。郝微微 攝
山西是全國光伏扶貧首批試點省份,從2014年試點以來,山西已建成光伏扶貧電站5532座,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惠及9823個村、69萬貧困人口,實現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4月13日,山西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重申駐村幫扶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駐村幫扶“四個不減”,群眾不滿意、不勝任的駐村干部將被召回。圖為陽泉市平定縣多樂溝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川與村干部檢查農作物種植情況。褚巖 攝
“十三五”期間,山西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138.8億元,累計派出駐村工作隊3.28萬支、9.6萬人次,農村第一書記1.96萬人。
5月29日,山西出臺《關于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符合條件的邊緣易致貧戶可享受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貼息。圖為運城市垣曲縣皋落鄉嶺回村建檔立卡戶在當地“扶貧車間”裁剪禮品掛件。宋岳廷 攝
從2020年開始,山西將連續3年每年拿出1億元的就業補助資金,對確實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一戶一公崗”托底安置,今年需要托底安置的6227人全部落實崗位。
7月2日至3日,在全省鞏固脫貧成果現場推進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經征求意見,完善形成《山西省關于鞏固拓展產業扶貧成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產業帶領、產業增收、產業致富。圖為大同沙棘喜獲豐收,“酸溜溜”變成了鄉親們脫貧增收的“金果果”。孫進軍 攝
全省構建起“東藥西薯、南果北雜、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牧業鄉村游”的脫貧產業格局。截至今年10月,58個貧困縣共發展產業扶貧基地10141個,都培育了2-3個脫貧主導產業,靠特色產業帶動脫貧127.69萬人。
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所有家庭困難學生全覆蓋,資助政策實現了“三個全覆蓋”。8月19日,省教育廳傳來消息,山西已建立完備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圖為太原市兩名小學生相伴入學。趙晶 攝
2016年至2019年,山西共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95.05億元,惠及149.05萬人次。
9月23日,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0km”標志文化驛站正式啟用。圖為呂梁市離石區首條彩色旅游公路驚艷亮相。劉和平 攝
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是山西“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打造三大旅游板塊、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截至今年9月,已累計開工4250公里,建成2883公里,串聯了沿線66個A級以上景區、130處非A級旅游資源。
10月19日,全省貧困地區扶貧產品“五進”對接承銷展會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行。圖為長治市2020年全國扶貧日暨消費扶貧展銷活動現場。馮慶 陳昊 攝
2018年,山西在全國率先提出消費扶貧“五進九銷”舉措。截至今年10月,累計幫助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87.56萬噸、88.45億元,形成了一批貧困地區知名農產品品牌。“消費扶貧進機關”模式和“農業認養”模式入選全國消費扶貧典型案例。
11月25日,山西省扶貧辦赴國家發展改革委座談匯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山西的典型做法和創新思路被給予充分肯定。圖為呂梁市石樓縣一處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
近年來,山西堅持“六環聯動”,完成3365個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任務;狠抓風貌管控,286個集中安置區成為脫貧攻堅標志性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示范工程。36.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11萬同步搬遷人口全部遷入新居。
再見,窮困的舊時光!這一幅幅圖景,僅僅是山西脫貧攻堅奮進征程上的小小縮影。從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到鄉村振興……未來,我們繼續努力奔跑、勇敢追夢,去實現更多可能,創造更多奇跡。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