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時隔近三年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山西視察,充分體現了黨的領袖對山西人民的最大關心,對山西工作的最大支持,全省上下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
當前,我省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進一步推動“四為四高兩同步”走向深入。為此,本報今起開設專欄“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關心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化遺產保護、高質量轉型發展、企業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和改善民生、挖掘利用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等內容,組織記者深入基層一線實地采訪,反映我省干部群眾乘勢而上,久久為功,奮力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生動實踐和感人故事,敬請關注。
今年一季度,我省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9.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3.6%,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為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5月15日,在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巴公工業園區,總投資100億元的晉鋼機電裝備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作為晉鋼智造科技產業園全產業鏈配套板塊,該項目將推進鋼材就地深加工、延長鋼鐵產業鏈,推動晉城市傳統鑄造向高端裝備制造轉型。
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去年底,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明確“到2025年轉型要出雛型,到2030年基本實現轉型,到2035年轉型全面實現”。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進一步指出,希望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山西轉型發展步伐強勁有力,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快于規上工業,非煤工業、制造業增速快于煤炭工業,工業結構反轉呈現良好態勢。
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山西瞄準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橫下一條心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出打造14個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的重大戰略部署。今年一季度,我省投資結構繼續優化,裝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9.2%,比去年同期加快70.6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3.6%,增幅快于全部投資21.1個百分點。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精細化、特色化、功能化發展,推動文化旅游業融合化、品牌化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專業化、品質化發展……山西正久久為功培育壯大新動能,一大批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逐漸興起,力爭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沿著“金光大道”,轉型發展真正起步并形成良好態勢
日前,在國家發改委下達的今年第一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專項資金中,長治市共有8個項目獲得8432萬元的資金支持,在全國20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中排名第一。這8個項目,主要涉及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推進創新鏈整合、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重點園區建設三個領域,總投資6.5億元。
轉型為綱,轉型是山西發展的出路所在。唯有保持轉型戰略定力,心無旁騖堅定走下去,不反復、不折騰,方能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經過不懈努力,去年以來,山西轉型發展已經真正起步,并形成良好態勢:發展穩健性增強、實現連年進位,制造業占比穩步提升、工業結構反轉邁出堅實步伐,經濟效益明顯向好、企業負擔逐年下降,創新動力明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主體活力增強。
在新時代歷史背景和方位下,山西全力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整合太原、晉中8個園區,成立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一系列改革在破冰中前行,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大數據、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以轉型綜改示范區為引領,全省7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正成為新興產業的集聚區、轉型發展的主戰場。
我省國資國企改革步伐加快。4月8日,完成重塑性改革的山西能源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改組成立了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武強稱,公司將努力打造一流國際陸港綜合運營服務商、國內現代物流產業的旗艦勁旅。
近年來我省成立了文旅集團、大地控股、云時代等省內旗艦企業,今年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華艦體育控股集團等新興產業集團相繼成立,下一步我省還將在現代農業等領域繼續打造龍頭企業,形成更多新的國企旗艦勁旅,持續打造煤炭之外新的增長極。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我省還將進一步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繼續啃硬骨頭、涉險灘,實施一批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舉措,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同時乘勢而上,再行謀篇布局,推出一批新的重大改革事項,全面提升我省改革能級和開放態勢,不斷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和發展動能。
堅定“項目為王”,扎實推進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
轉型出雛型,項目是硬抓手。今年1月18日下午,全省“兩會”剛剛閉幕,省委省政府便緊鑼密鼓地召開全省項目建設暨招商引資動員大會,進一步動員全省上下聚精會神抓項目、全力以赴促轉型。
省委提出年年都是轉型項目建設年,全省各級各部門堅定落實“項目為王”,用一個個項目為全省轉型發展添磚加瓦。在今年全省確定的248項省級重點工程中,產業轉型類項目就占到總數的54%。截至3月底,省級重點工程開復工率達91.2%,完成投資296.3億元,完成率13.4%,高出去年同期3個百分點;通過扎實開展前期手續辦理月活動,前期項目向建設項目轉化率已達15.4%,好于往年同期。
我省較早提出“鐵公機”“岸港網”建設,又搶抓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機遇。截至3月底,我省重點公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已經建成并開通的5G基站達到3800座,全省11個市熱點區域、重要場景率先實現了5G網絡的覆蓋。
如今在山西,正呈現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熱潮。
5月7日至9日,運城市分兩組對一季度項目進展進行拉練檢查,對42個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進行觀摩;5月13日,洪洞縣發出全民招商引資倡議書,瞄準產業轉型、新動能、基礎民生、鄉村振興和文化旅游開發五大領域,組織鄉鎮招商、縣直15支招商小分隊招商、開發區招商和全民招商;5月16日,呂梁市在今年前兩批集中開工146個重點項目的基礎上,第三批總投資131億元的59個重點項目同日開工,項目涵蓋新材料、數字經濟、農業、鐵路公路、市政、水利、教育等22個行業領域,年度計劃投資41億元……在山西,每投產一批、開工一批、簽約一批、包裝一批、招商一批高質量轉型項目,就更加接近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的轉型發展目標。
聚焦“六新”,打造創新生態培育山西核心競爭力
5月15日,省政府與中國聯通簽署《“5G+工業互聯網”助力山西工業轉型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聯通未來3年之內將在我省大力投資5G網絡及配套設施建設,實現縣城以上5G網絡全覆蓋。當日,山西聯通還與我省有關企業和開發區簽署了18個“5G+工業互聯網”落地項目。
創新是引領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瞄準前沿、目標一流,圍繞轉型、著眼產業,做好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六篇大文章,聚焦“六新”打造創新生態。今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但我省互聯網以及相關服務業實現投資和業務量逆勢增長。一季度,全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1.2%,投資增長2.4倍;全省電信業務總量增長了38.8%。
近年來,我省通過啟動實施“111”工程、“1331”工程、“136”工程等政策舉措,多個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現零的突破,高端創新人才培育引進加快,涌現出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全省已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9戶,省級315戶,占規上企業數量比重位居中部省份第一。
今年以來,圍繞做優做強實驗室、加強中試基地建設、抓好規上企業創新全覆蓋、完善以智創城為載體的雙創體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3月9日,《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全覆蓋工作推進方案》發布,著力構建產業聯盟、行業專家、創新平臺三層指導體系,實施關鍵技術、創新項目、試點示范三個百項引領,確保2020年實現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全覆蓋;3月27日,全省科學技術大會就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作出全面部署;近期,我省建立《山西省省級人才政策清單》和《山西省人才服務事項清單》“兩清單”,通過“三晉通”App等渠道集中發布,實現省級人才政策“一單通”“一站式”查詢……以企業為主體,以政府為引導,以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為支撐的創新生態初具雛形。
全面小康決勝在即,轉型綜改戰鼓催征。堅定不移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共為和自覺行動。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明的金光大道,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山西正乘勢而上,書寫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本報記者劉瑞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