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曉敏)10月25日,第四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上傳來好消息,在連續4年畜牧產業振興計劃的推動下,我省畜牧產業規模化已經達到了58%,比全國高出11個百分點。預計到2015年底,生豬、肉雞、肉羊出欄量分別可達1854萬頭、2.7億只、1525萬只,比2010年翻了一番。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土地廣闊、資源豐富,環境承載力較強,是農畜產品的優質產地。在東部產業轉移、資源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我省畜牧業抓住人們飲食消費習慣轉變、肉蛋奶等畜產品需求剛性增長的關鍵期,全面振興畜牧產業,在5年時間里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畜禽養殖規模化比重達到5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11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畜牧企業達到204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大型龍頭企業、現代化養殖園區、標準化養殖小區、規模化養殖場、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畜牧場等各類規模養殖主體超過1萬個。同時,區域集聚優勢凸顯,雁門關區牛羊草食畜、晉東南生豬、晉中南家禽三大產業板塊逐漸成型,區域內牛羊年出欄量、生豬年存欄量、蛋雞年存欄量和肉雞年出欄量分別占到全省的63%、27%、63%和83%。
規模化和產業化離不開科技支撐。近年來,我省成功培育出“岢嵐絨山羊”“晉汾白豬”,雜交改良畜禽2000多萬頭(只),豬、雞、牛、羊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75%、91%、39%和42%。科技裝備也大幅提高,全省大型養殖企業、現代化養殖園區普遍采用了國內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管理技術。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