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有著鋼鐵大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中國成語典故之鄉美譽的曲沃,近年來,經濟動能正在生成,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2%,其中有的指標位列全市第一,“十二五”堪稱完美收官。
曲沃縣縣委書記朱曉東說:“面向‘十三五’發展,曲沃必須進行供給側改革,做好抓住沿海地區‘騰籠換鳥’和黃河金三角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圍繞五大工業園區、八大農業園區、六區四園一場一城、一城三區建設這篇大文章,這是確保曲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今年曲沃縣委、縣政府共確定涉及工農城建、文化旅游、民生事業等方面的重點工程項目119個,總投資達到173億元,當年計劃投資72.6億元。
新產業必將孕育新動能
曲沃縣將因地制宜推動新興產業崛起,強化產業轉型意識,大力推進新型裝備制造和精密鑄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全力培植縣域經濟發展新支撐。
力促傳統產業“脫胎換骨”,以建設全省千萬噸級優特鋼基地為目標,堅定壯士斷腕的決心,拿出革新圖變的實招,努力推動傳統產業向產品高端化、發展循環化、產銷網絡化邁進。
推進鋼鐵產業改造升級。加快通才公司年產50萬噸優特鋼、立恒公司緊固配件加工等項目建設,確保達到目標進度要求。支持企業積極引進生產H型鋼、石油鉆探用鋼等優特鋼產品的新設備和新技術;引導企業創新經營理念,積極盤活閑置土地和廠房,與高新技術企業廣泛開展合作,年內引進2—3個新型工業項目,全力推進千萬噸級鋼鐵工業園區產品結構由單一低端向中高端多元化轉變,努力實現換擋不減速、量增質更優的目標。
推進低碳綠色循環發展。強化對余熱、余壓和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快立恒公司40兆瓦高溫超高壓再熱發電、2×450立方高爐燒結技術改造、粉煤灰精選提鋅及加工和通才公司2×18兆瓦煤氣發電等項目建設,力爭全部竣工運營,努力實現傳統產業循環發展、高碳產業低碳運行。
推進“兩化”融合發展。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不斷拓寬“互聯網+鋼鐵”發展空間,積極扶持“56智慧物流”平臺發展壯大,鼓勵引導鋼鐵企業與國內實力雄厚的大型電商進行深度合作,在營銷、倉儲、加工、運輸和資本運作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最大限度地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有效增強企業競爭力,確保各鋼鐵企業奮力闖過結構性產能過剩的歷史關口,從根本上擺脫困境,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加緊修訂馬莊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年內啟動園區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緊山西國際陸港曲沃項目園區主干道路建設,著力構筑園區發展框架,切實為下一步的全面開發建設、吸引企業進駐奠定基礎;加緊辦理協鑫風力發電、追日光伏農業等項目的各項前期手續,力爭年內開工建設,著力為全縣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速農業升級促農增收
圍繞建設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曲沃繼續遵循“市場化引導、區域化布局、園區化發展、規模化經營”的思路,依托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等項目,實施晉之源八大農業園區擴容提質工程,提高農業產業品質和效益,全力促進廣大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太子灘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要創新高科技智能溫室種苗繁育、展示推廣內容,引進培育效益更高、觀賞性更強的薰衣草、香菊等特色品種,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加強在產品出新、技術更新、管理創新等方面的探索實踐,確保完成部級農技推廣實驗示范基地創建。
磨盤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要高標準完成舊棚改造和冷庫、大棚沼氣建設,加快實施產銷對接項目,完成占地200畝的溫室大棚部級標準園建設。里村紅提葡萄園區要加快實施集分揀、儲存、冷凍為一體的果品庫項目建設。
有機葡萄示范種植,新發展設施葡萄300畝,積極創建省級試驗示范基地;楊談精品水果園區要在新發展蘋果1400畝、櫻桃500畝的同時,完成佳林果業精品桃園基地水果采摘園、生態養殖區等的建設;高顯汾河灘涂循環農業園區要新發展太空蓮示范品種100畝、香菇100畝,加緊推進農業觀光設施建設,全力創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
以提高生態循環農業水平為目的,實施廢物治理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常和牧業肉牛、正藍奶牛、富寧良種肉牛等一批養殖場建設。
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為方向,積極推進壹家人面粉生產線、綠恒蔬菜批發及物流配送中心、邁樂有機肥生產線、酬勤蓮藕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努力形成種植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互促互進、融合發展的晉之源大農業格局。
創新土地經營模式,全面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年內基本完成全縣158個村、38.7萬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力爭啟動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運營,為加快農業產業適度規模經營創造良好條件。
創新生產經營模式,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組織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積極參加各類培訓,著力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為推動全縣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力軍。
打造旅游大品牌
該縣著眼建設全國晉文化研究開發基地,加快以“六區四園一場一城”為核心的文化旅游體系建設,把曲沃打造成設施功能齊備、文化內涵豐富、品位檔次較高的全縣域大景區。
在晉國博物館旅游區建設上,按照5A級景區標準,進一步健全晉國博物館的相關服務設施功能,不斷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在開展曲村——天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上,力爭年內通過規劃評審;加緊推進旅游區范圍內的曲村晉文化仿古一條街、靳家祠堂維護修繕等項目建設,以更高的服務水準、更多的特色內容,不斷提高晉國博物館旅游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
在磨盤嶺現代農業觀光區建設上,在完善設施功能、開發農田采摘游的同時,加快推進旅游區范圍內的西海村“五區一中心”和縣冊國學文化旅游園相關設施建設,努力打造集農業觀光游、鄉村休閑游、特色文化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
在太子灘溫泉度假區建設上,加緊完成太子灘休閑度假莊園的綠化美化、觀光設備購置、餐飲住宿擴建和停車場建設,加快推進萬憬御湯仿晉庭院裝修和療養中心建設,著力打造全省以“晉文化”為主題的休閑度假目的地。
在澮河水岸風光旅游區建設上,盡快完成晉都民俗風情園的硬化、綠化、亮化等工作,加快推進晉水閣、古寺院、水岸仿古街等項目建設,與省內外有實力的景區運營商合作,做好營銷策劃。
在提升晉園、申園的內涵品位上,做好晉園內晉國歷史故事系列情景劇的編排,為廣大群眾展現更高水平、更多場次的實景演出。加快推進晉都文化中心周邊的硬化、綠化、美化工作,確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實現晉園的整體竣工。健全申園的功能,增添景觀內容,完善旅游設施,提高服務質量,年內實現全面對外開放。
與此同時,編制中國成語文化城總體規劃,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文化城城墻、成語故事壁畫、成語游樂苑、成語體驗坊等相關設施,將其打造成全國最大的“成語文化產業開發基地、成語文化教育基地、成語文化研究交流基地”和“成語文化旅游勝地”。
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家鄉
大力推進“一城三區”建設,著力做大扮靚縣城。打造功能齊備的東城新區。采取多種措施,廣辟各種途徑,加快新區,集中供熱和供水加壓站建設,滿足新區取暖用水需求;逐步把新區建成集行政服務、教育醫療、休閑健身、生活居住一體化的功能齊備、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之地。
打造特色鮮明的西城新區。創新開發建設模式,加緊與相關企業的溝通接洽,將晉文化元素和水系景觀元素融入到西城區建設中,啟動府西街西擴、還遷房和商業綜合體工程。通過2—3年的開發建設,把西城區打造成“既富有晉文化氣息,又能彰顯時代特征”的城市發展新前沿。
逐步推進鎮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縣鄉村道路拓寬改造工程,力爭完成34.4公里的改造任務。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和里村35千伏輸變電、曲村10千伏線路重過載工程建設,依托光伏扶貧項目,大力推進東張寨、安吉等7個村120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建設,確保年內全部完工。統一規劃建設富有晉文化特色的行政村標識牌,年內完成國道、省道、旅游路沿線村莊的新標識牌設置。完善鎮村信息化基礎設施配套。
加快曲村特色小城鎮建設,完成中心大街兩側門店古晉元素風貌改造,著力打造全省“晉文化”旅游特色小城鎮。推進西海、景明、南林交、喬蘆等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確保“五一”前完成西海村晉國民居民俗區的建設,啟動游客接待中心和星海生態游樂區、集市貿易小吃區、農耕文化體驗區、現代農業觀光區建設,通過2—3年的努力,全縣5—10個行政村達到市級以上美麗宜居示范村標準。
加大對晉文化和“曲沃琴書”、“碗碗腔”、“扇鼓儺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開發力度,加快晉國青銅器博物館、晉國青銅器文化產業園的建設,不斷鞏固特色文化的比較優勢。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充分挖掘民間藝術資源,促進農村書畫、民間工藝、農民文化團隊的發展。
在成功創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的基礎上,申報“千年古縣”、“中國民間工藝美術之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和“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等一批國字號名片,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自信和縣域自信,提升曲沃的文化軟實力和對外影響力。
曲沃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郭惠勇表示:“今年,我縣確定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全縣人民生活更美好。”(王建先)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