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11月22日,小雪節氣,襄汾縣襄陵鎮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的第四天。經過前一日冰冷冬雨的沖刷和強勁北風的肆虐,氣溫驟降至零下4℃-5℃,寒風呼嘯,襄陵鎮廣大干部群眾卻在環境綜合整治現場干得熱火朝天。
一大早,屯南村30余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便拿著鐵锨、掃帚,推著小推車,在村西的亞光路上地毯式地清荒草、平路面、修樹枝;鞏固村村兩委班子成員、群眾在通村干道旁,清理排水渠、剝除“牛皮癬”、粉刷大墻面。同時,盛園鑄造、晉杭水泥、新泰安裝飾材料等企業環保設備改造、庫房改擴建、廠區清掃等一系列環保整改舉措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冰冷的空氣中,處處彌漫著保護生存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優化發展環境的滾燙熱情。
襄陵鎮東臨汾河、西依姑射,有耕地40970畝,轄29個行政村,由于地上地下水資源極為豐富,七一渠、躍進渠穿鎮而過,大部分土地可自流灌溉,土壤肥沃,林茂糧豐,因而有“金襄陵”之美稱。近年來,該鎮在一產、二產、三產方面都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勢頭,已建成千余畝以西紅柿、韭菜等設施蔬菜為龍頭產品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且每年以500畝的規模穩步增長,現有鑄造、建材等企業40余家,龍澍峪旅游景區開發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日積月累的農村生產生活垃圾無序處理、工業企業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經營等造成了環境臟亂差,破壞了自然生態,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成為該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
隨即,襄陵鎮全面部署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干凈的水、土壤和大氣,是健康生存空間的‘剛需’,也是老百姓的祈盼,不能等,我們一起動手,打造綠色健康家園!”11月17日,在該鎮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大會上,鎮黨委書記史耀剛的這番話引發了全鎮干部、各村兩委班子的強烈共鳴;“面對環保壓力,再不痛定思痛、困而求變,就是砸自己飯碗!”11月18日,襄陵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建偉在全鎮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的發言,堅定了企業“整治環境求生存、提質升級謀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就此,一場為期45天,分集中整治、建章立制、督察評比三個階段循序進行的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在襄陵鎮集中打響。
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村兩委班子一線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帶頭示范,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清理亂搭亂建、亂寫亂畫、亂堆亂放,消除垃圾山、衛生盲區、污水渠淤堵,整改庫房路面、除塵設備、排污管道……在環境綜合整治的各個現場,所有人都在為構建綠色、生態的“金襄陵”而努力。
修建垃圾池、垃圾場,禁止焚燒垃圾,生活垃圾入池、集中處理;修補、清理污水渠,禁止生活污水肆意橫流;補短板、上設備,維修“跑、冒、滴、漏”設備,禁止企業廢水、廢渣、廢氣偷排亂排,做到廠區干凈、堆料整齊、設施到位、運行正?!瓰榱烁蓛舻目諝?、水和土壤,為了健康的生存環境、良好的發展環境,襄陵鎮卯足了勁兒。
短短幾天,襄陵鎮的環境面貌已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臨夏線公路穿襄陵鎮7公里而過,寬闊平坦的新顏取代了以往“路邊堆連堆”的舊貌。清水河發龍祠,過東街、李村、屯大三村,入汾河,幾天的工夫,河水、河邊的塑料袋、包裝紙等垃圾盡除。盛園鑄造等企業加班加點電焊、清掃、搬運,除塵帽、抑塵網即將焊就,原材料、各類產品已入庫整齊碼放……
“這次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能這么順利,離不開宣傳發動到位和微信群實時互動營造的你追我改氛圍”,史耀剛說。
“環保是每個人的事,是關系健康、收入、子孫后代方方面面的事”,打破思維定勢后的全新環保理念,深入民心,引發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和積極響應。
組建工作微信群,鎮黨委、政府全體人員和各村兩委主干在群里圖文并茂實時交流,查進度、看變化、比差距,有力推動了環境綜合整治的整體進度和影響力。
“這寬敞干凈、心寬眼寬的,可比以前家家門前堆柴火、磚塊、樹枝子好多了!”東街村四、五位老人坐在胡同口高興地聊著天,“天黑走路也不怕磕磕絆絆了……”
“環境一好,咱這大棚也能讓游客來采摘,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了!”薛村的菜農們滿懷憧憬。
“集中整改只是第一步,形成長效機制,做到標本兼治,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促進企業延伸鏈條、改進工藝,這才是優化生態環境的根本,也是我們這次整改的目標!”吳建偉說。
11月20日,東院村裝載機、大卡車齊上陣,一天時間把一堆積年垃圾徹底清理,前后對比圖片曬到群里,襄陵鎮黨委書記史耀剛第一時間跟評:“一帶十,十帶百,我們的家園就不信收拾不好。是吧?!”21日,南街村商業街道路畫線工程完工,消息發至微信群,引來襄陵鎮副書記、鎮長吳建偉帶頭點贊。
守護家園,“金襄陵”勇敢奔“綠”。(鄭少婕 任建杰)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