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初夏時節,暖風撲面,漫步蒲子大地,滾滾綠意翻涌而來。近年來,蒲縣立足“山水之城、生態福地”的自然稟賦,以“一城山水滿城園”為發展理念,通過系統規劃、科學布局,將城市空間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優化“東延西進、南優北擴”城市框架,構建“一河、三街、多點”城市格局,把自然山水引入城市,實現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讓市民盡享“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宜居生活。
日前,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的蒲縣環保公園,感受其環保與美學的融合美感。蒲縣環保公園堅持以環保理念設計,選擇綠色天然、環保安全的裝飾建材材料,將廢棄材料如輪胎、金屬構件、混凝土砌塊等回收再利用,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更讓大家在游玩中直觀感受“變廢為寶”的環保魅力。目及之處,創意感滿分,視覺美感滿分。目前蒲縣環保公園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建成后也將滿足周邊居民休閑活動及家長接送學生停車需求。
公園是城市的共享客廳,市民就是公園的主人。公園功能的更新與升級,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具象呈現。蒲縣居民李女士直言,“縣里公園建設得特別好,處處都有公園,老年人跳舞休閑都有了去處,非常舒心愜意。“主人”的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攀升,蒲縣這座小城的溫度也在持續飆升。
山水為骨,勾勒城市生態底色。蒲縣充分發揮“四面環山、一水穿城”的地理優勢,以穿城而過的昕水河為生態水廊,通過對自然山體的生態修復和水系的綜合治理,復活城市水系,串聯蒲子文化宮、健康主題公園、錦繡公園等功能節點,完善提升濱水步道、親水平臺、彩色林帶、濕地建設,繪就山城相望、水城相依、園城相融的生態畫卷。
截至目前,蒲縣已建成公園13個、口袋公園6個、小微綠地8個,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綠化覆蓋目標,并創新采用“公園+”模式,在綠地建設中融入運動健身、文化展示、便民服務等功能,讓每一處公園都成為市民的“幸福會客廳”。
記者 趙俊 王凱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