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蒲縣在市委“345”發展戰略和市政府“12345”工作思路的引領下,以項目支撐發展、以項目凝聚干勁、以項目激發活力,聚焦脫貧摘帽、產業轉型、城鄉建設、生態提升、民生改善、改革開放“六大攻堅”,從最難處突破,向薄弱點發力,啟動實施了87項新建續建工程項目,以項目建設推動各項工作上臺階。據了解,該縣啟動實施的87項工程項目,總投資47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3億元,其中1億元以上的項目23項,目前開工46項,占年度計劃擬開工項目的82%。
咬住省市重點項目不放松。蒲縣今年列入省市重點監測項目各1項。省級重點監測山煤集團煤炭集運站項目,概算投資20億元,目前所有前期手續全部辦結,即將開工。市級重點監測構樹產業一體化項目,總投資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00萬元,完成投資2450萬元,建成了構樹種苗快繁基地和萬畝種植示范基地,配套建設了茹家坪可持續發展核心功能區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加快轉型項目增后勁。產業轉型項目共18個,完成投資1.億元。杭州錦江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已完成資源勘探、項目選址;黑龍關加工制造暨新型建材園區裝備制造項目,完成了前期手續、技術考察、產品定位等工作,正在進行詳細設計;遠景能源100兆瓦風電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江蘇潤晶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年內開工建設;晉南最大的馬鈴薯“育繁推”一體化高新技術示范園建成投用;全國首批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完成申報;規劃建設東岳廟景區、旅游集散中心、蒲園生態園、特色小鎮4個項目,打造臨汾西山休閑避暑度假勝地。狠抓民生項目夯基礎。民生項目共31個,完成投資3.5億元。“十大民生工程”,全部啟動實施。昌平東大街棚戶區改造和南大街貫通工程,10月份可完成房屋征收,進入全面施工;保障性住房三期10月份全部竣工;昕水灣棚戶區改造還遷安置房全部分配到戶;縣城集中供熱提標改造10月底投入使用;西氣東輸蒲縣段改線工程主體完成,年內可投產輸氣;霍永高速連接線已完成工程量的80%;刁口水庫主體完成三分之二;四溝水庫進入掃尾階段。搶抓招商項目添活力。招商引資項目共36個,完成投資3.4億元。總投資12億元、全市“創新開放東融工程”重點項目天津寶迪百萬頭生豬養殖項目落地實施;投資2.58億元、華北單體規模最大的西坪垣2萬頭母豬繁育基地開工建設,2座5千頭生豬育肥基地建成投產,3座2萬頭、1座1萬頭、4座5千頭生豬育肥基地正在建設,今年可新增生豬存欄10萬頭;總投資2億元的山西茂州牛業5萬頭晉南黃牛產業化項目簽約落地,克城生態牧場開工建設,年內可新增標準化肉牛養殖基地6個。同時,與山西三建、山西四建、山西路橋等集團簽約了總投資30億元的風電光伏、全域旅游、旅游公路建設等10個合作項目,著力打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該縣緊咬責任,落實項目建設任務。嚴格實行縣級領導項目包聯責任制,把87個重點工程項目責任全部明確到人、落實到位,通過微信平臺每周聽取匯報,定期觀摩督查、考核測評,有力地推進了項目建設。緊盯問題,破除項目建設瓶頸。針對融資難題,積極探索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今年87項重點項目中,社會投資占到了99.5%。針對用地難題,積極向上爭取5000畝用地指標,進行存量置換,實施復墾造地,滿足了項目用地需求。針對人才技術短缺的問題,設立3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舉辦“蒲縣籍大學生交流座談會”,與寶迪集團、山西大學進行技術合作,有力地保障了項目建設。緊跟服務,創優項目建設環境。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轉型發展的戰略之舉,扎實推進“放管服效”改革,舉辦了首屆“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懇談會,開展“深化打黑除惡、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確保企業“受苦不受氣,流汗不流淚”,確保項目無障礙落地、無障礙施工。(張鵬)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