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如果說過去25年是中國—東盟關系的成長期,未來25年就是雙方關系的成熟期,合作心態將更成熟,方式方法也將更成熟,雙方從無到有建立起的寬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合作框架將因此提質升級,相信一定能排除干擾、攜手譜寫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本周,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在老撾首都萬象落下帷幕,中國—東盟國家外長發表了關于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聯合聲明等重要文件,主題鮮明、成果豐碩、令人振奮。
此次外長會議的召開,正值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為此,中國同東盟國家重申了《宣言》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強調《宣言》不容否定和破壞,明確指出全面有效落實《宣言》的道路不會改變,承諾根據國際法原則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并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實質性推動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始終堅持以“雙軌思路”處理南海問題、維護中國與東盟合作大局,即有關具體爭議由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基礎上,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加以維護。這才是本地區尋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約數的正軌,體現了中國和東盟國家繼續深化合作的共同意愿。
堅持合作基調、弘揚對話精神的會議成果遠不止于此。此次會議上,中國再次強調繼續把東盟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愿與東盟以紀念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為契機,推動雙方關系進一步豐富和深化,邁向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東盟國家的代表們更是將關注點聚焦于總結合作經驗、謀劃未來合作上,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總理通倫·西蘇里表示,作為2016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提出了包括落實《東盟共同體愿景2025》、縮小發展差距、促進貿易、中小企業發展、發展旅游業、加強互聯互通等在內的8項優先發展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合作;老撾外長沙倫賽說,在過去25年中,中國和東盟合作在很多領域實現了拓展,雙方關系得到了成功發展。雙方通過此次會議再次確認,將繼續加深投資、貿易、教育、文化交流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合作。
在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命運共同體方面,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前景無限。2015年底東盟共同體宣布建成后,雙方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動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系列泛亞鐵路網框架下的重大項目,攜手邁出了地區互聯互通、共同繁榮的重要一步;2016年7月1日,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議定書正式生效,更廣闊的市場、更便利的貿易條件和更優質的投資環境,將有力促進雙方經貿關系向縱深發展,為實現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新增雙向投資1500億美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東盟還是“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伙伴,雙方將結合《東盟經濟共同體2025藍圖》,充分對接需求,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東盟國家工業化與產業升級。
回首過往,在東盟的對話伙伴中,中國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成為東盟的戰略伙伴,雙方共同樹立了平等相待、共謀發展的成功典范。展望未來,如果說過去25年是中國—東盟關系的成長期,未來25年就是雙方關系的成熟期,合作心態將更成熟,方式方法也將更成熟,雙方從無到有建立起的寬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合作框架將因此提質升級,相信一定能排除干擾、攜手譜寫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