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剛剛跨進新聞大門時,就看到一本新聞書中這樣寫道:中國新聞前輩范長江認為,記者要有健全的人格。
這句話我在心中銘記了20多年,隨著我在新聞活動中遇到越來越多的各種復雜情況,越覺得范長江的話道理深刻。如果一個記者沒有良好的人格,就不可能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一個記者要寫出好文章,思想根基就要扎在最廣泛的社會生活當中,這樣才可能最大發揮媒體作用。
2003年底我在丹東調查一個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上百人等著回家過春節。我帶著一名年輕記者深入工地采訪幾十名工人。為取得證據,我們冒著危險走進工人的工棚中,然后去直面工地上的惡勢力頭目,掌握了工地一些黑手摧殘工人的大量證據。當我聽到一個工人述說,工頭不給工資,最后給他十幾袋水泥,他借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搬運,推到半路車又壞了,大年三十,一路千辛萬苦,回到家已是大年初一上午了。我的心被震顫著……
揚善懲惡,伸張正義,是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用了近一周時間調查,取得大量證據,寫出《工地“黑手” 連造“血色慘案”》,對這個工地違法犯罪行為連續報道,引起丹東市委、市政府重視,最后不但100多名工人拿到了工錢,還將這個專門欺詐工人的惡勢力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多年來為弱者討公道,我的感受是如果沒有靈魂深處那種職業責任感的支撐,隨時會半途而廢。揭露黑暗,探明、揭露事實真相,需要堅守!
有的真相被權力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觀念和偏見遮蔽。調查中會面臨許多誘惑或恐嚇。
我曾經懷揣溫度表在居民家中的椅子上靜坐徹夜,為的是體驗供暖不好而飽受寒冷;曾經在漆黑之夜空樓里披著棉大衣守候兩晝夜,為的是證明沈陽“鬼樓”是荒謬謠言;曾經凌晨去沈陽南塔鞋城扮三輪車夫,為的是徹底揭露那些收黑錢的不法之人;為了配合公安揭露假幣黑幫,我領著部下三下合肥,冒死暗訪,在公安部指揮的“獵鷹行動”中打掉一個假幣詐騙團伙,繳獲花邊假幣54萬元;為了清除路霸,曾經面對20萬買我一支胳膊的恐嚇;曾經為了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突發事件現場,每天晚上把傳呼機打到震動檔放在枕頭下,這樣不至于讓老婆孩子被一夜數次響起的聲音驚嚇……
我體會,這些年之所以保持了恒久激情,是因為記者的職業意識使然,它包含著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情感、職業作風。這種職業意識是做一個優秀記者的最基本要求。
這些年來所以寫出大量社會反應強烈,深受讀者歡迎的報道,總結起來就是三種作風和一種精神滲透在我的采訪實踐中:實事求是、嚴謹細致、清正廉潔的作風和勇于奉獻的精神。這是我多年來的立足之本,也是我能夠取得成功的基石。
(欒俊學)
(據人民網)
【責任編輯: 劉靜】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新聞背后故事:新聞永遠是“人”的新聞
下一篇: 時評莫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