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市區新東城一處室外淘氣堡吸引了許多孩子玩耍
炎炎夏日,茶余飯后該帶孩子去哪兒玩,這是令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如今,傳統游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型游樂設施在市區還不多見,室外兒童淘氣堡就成了最受孩子青睞的游樂場所。時下,在我市很多街頭廣場、空地,總能看到一些色彩亮麗、造型各異的室外淘氣堡,吸引著眾多孩子爭相玩耍。特別是晚飯過后,更是“人滿為患”。盡管這些室外淘氣堡深受孩子喜愛,但衛生、安全狀況卻存在隱患。
6月28日晚7點,記者來到位于市區華州路與堯賢街的交叉口看到,并不很寬敞的三個街角空地上竟擺放了5個大型淘氣堡,每個里面都有十幾個孩子在玩耍。孩子置身于偌大的淘氣堡中,上蹦下跳,玩得不亦樂乎。在其中一處淘氣堡旁記者看到,十幾個孩子玩得興高采烈。雖然乍一看游樂設施表面還算干凈,但是仔細觀察后仍能看見一些令家長擔憂的畫面:充氣玩具表面附著著一些陳舊的污漬,孩子出汗以后,很容易將這些污漬沾染在皮膚或衣服上,玩耍一段時間后的孩子雙手都是污跡斑斑。此外,還有小朋友將汗水直接擦在游樂設施表面,站在一旁的設施負責人并未加以阻止。并解釋道:“并不臟,只是有點舊了。”
“其實我不是太愿意帶孩子到這里玩,畢竟這么多孩子在一起,你上我下的,不太安全。更主要的是感覺衛生得不到保障。”在一處淘氣堡旁等待孩子的謝女士說:“只是晚飯以后帶孩子出來能讓孩子玩的地方實在太少了,加上孩子又想玩,就睜一眼閉一眼吧,只能回家盡快洗澡消毒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淘氣堡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玩,很容易碰擦造成安全事故。由于運動量大,不少孩子還沒玩多久,就滿頭大汗,而孩子流下的汗,不是隨手擦在衣服上,就是抹在游樂設施上。“我兒子就是之前玩了一次淘氣堡后得了咽峽炎,后來看醫生說是傳染引起的。”原本經常帶孩子去淘氣堡玩的市民楊女士在孩子經歷了一次被傳染后,就再也沒敢帶孩子去玩過。
“我們每天都進行擦洗、消毒的。”當記者問及如何維持衛生時,多數淘氣堡經營者均作出如此回答。“這些玩具(淘氣堡)每天天黑后就被收起來,下午再充氣擺上,一般就是老板自己用拖把沾上水來回擦一遍,就那一盆水,臟了也不換。”一位在附近擺地攤的攤主如是告訴記者。當記者追問這樣清潔、消毒是否符合要求時,一位經營者稱,“這上面都是孩子在玩,也沒有什么明顯的臟,每天擦洗已經算是干凈的了,如果嫌不衛生,你可以不來玩啊。”
隨后記者聯系了市衛生監督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國家還沒有頒布針對兒童游樂場的衛生標準,《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中對其也沒有所涉及。兒童游樂場所的衛生不屬于衛生監督所管轄范圍,但是一旦發現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主管的室內游樂場出現衛生問題,衛生監管部門會加強對這些公共場所的監管和教育。
采訪中,多數家長呼吁:“希望能出臺相關政策,使兒童游樂場所的衛生得以保證。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家長放心。”
記者 景文婷 文\圖
責任編輯:楊洋
上一篇: 揮毫潑墨倡廉政 崇廉尚清促發展
下一篇: 市區新華書店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