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學習最新的文件精神,一些關于安全生產的要求規定,一定要吃透,更要全面落實下去。”
“在一些新式設備的使用上,一定先掌握安全使用方法,及時掌握安全使用設備的步驟。”
“好的安全生產習慣,是靠制度約束出來的,這個很關鍵。”
日前,在市安委會檢查組對某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時,今年56歲的劉長清,以安全技術專家的身份隨同檢查。作為一名有著30年煤礦安全生產經驗的老專家,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不但給予了很多中肯的建議,還為煤礦企業上了一堂安全生產管理課。
事實上,在市安委會每一個檢查組,都有一個類似劉長清這樣的安全技術專家。今年以來,市安委會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了事故預防技術服務,技術專家深入企業,以防控事故風險為切入點,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為重點,以強化服務為原則,先后為生產經營單位排查出問題600余條。
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社會監督常態化工作,以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夯實安全投入保障、推進安全文化示范單位、鼓勵全民關注參與安全、深化安全社會服務宗旨為重點內容,推動安全文化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切實提高全民安全意識,推進安全發展,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在推進社會監督常態化工作中,注重安全文化建設,通過邀請專家開講座、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作業”科技強安專項行動等舉措,確保安全文化建設深入人心,廣泛傳播。而在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上,市安委會按照全國“安全生產萬里行”和全省“三晉安全行”統一部署,組成媒體采訪團深入各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平陽平安媒體行”采訪活動,通過樹典型、強曝光、倡先進等方式,公開公示了我市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的不同成果。除此之外,我市還大力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工作,一方面開展了VR智能安全體驗活動,通過虛擬現實場景、3D沉浸式體驗、游戲互動、安全知識競答等方式,以事故當事人的身份和視角,零距離感受安全事故的殘酷性;另一方面組織相關部門和企業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展、以案說法等方式剖析典型事故和災害案例,做到舉一反三,嚴防此類事故發生。
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警示教育4084場,受教育713742人次,參與危化品安全知識網絡有獎答題73215人次,在新聞媒體開設安全科普專欄53個,在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播放科普短視頻、安全提示、公益廣告44487條,開展安全知識技能競賽113場,參與242307人次;全市兩個危化品重點縣,開展了危化企業公眾開放日兩場。
在推進社會監督常態化工作中,市安委會不斷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組織開展了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冶金、輸油管線、地質災害等重點行業共計602次演練、參演人數31270人,通過演練檢驗并完善了各部門的應急救援預案,進一步增強了一線人員的應急知識,提高了政府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指揮決策能力,提升了各救援隊伍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為全市應對各類突發事故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記者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