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實際定思路。該區在充分調研考察論證的基礎上,以汾河灘涂土地恢復治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改善和發展優質高效現代農業為主體,在萬畝汾河灘涂項目區打造城郊型的具有旅游觀光功能的現代農業園區,為城市提供優質的農產品,開辟農民增收的渠道,為全省汾河生態環境整治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他們詳細制訂了堯都區汾河灘涂恢復治理及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園區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建設內容、任務分配、資金籌措、工作措施,為園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依托優勢抓規劃。該區聘請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研究所進行園區的總體規劃,并按照規劃思想、目標與功能定位,結合場地條件,將項目區劃分為三個功能區,一個輻射區。三個功能區,即現代農業技術示范區作為核心區,規劃面積3000畝,重點打造成集農業科技展示、農業休閑、農業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汾河生態濕地景觀區,規劃面積1000畝,承接臨汾市汾河公園規劃理念,建設向農村鄉土風格過度的生態濕地景觀;標準化農業生產區,規劃占地面積6000畝,依托核心區的農業科技力量對下靳村在現有設施農業基礎上進行提升,并建設全市高檔農產品及苗木生產基地,引導全市農業的標準化產業發展方向。一個輻射區,輻射區面積5萬畝,輻射到堯廟鎮、賈得鄉等,逐步擴大項目區規模。
整合資源建平臺。為推動項目建設,該區注重在政府主導和搭建平臺上下工夫。以政府為主導,形成領導合力,充分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聚集各方力量,形成建設合力,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統籌建設。為抓好園區的建設,成立了由堯都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機構,并成立辦事機構,負責對園區建設的統一規劃、指揮、調度、協調,確保財力、物力、人力三落實。一方面積極探索產業化項目和土地治理項目的有機銜接,進行集中投入。另一方面,整合各部門支農資金,集中力量為其他支農資金發揮作用提供項目和產業平臺,實現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的整合,努力把園區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節水高效”的高標準農田。(記者 田青松)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