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輿論氛圍。該局多次召開全縣紅盾護農動員大會和現場會,對紅盾護農工作進行宣傳發動。組織農資企業聯合發出農資誠信生產經營倡議書,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舉辦真假農資鑒別講座,把有關法律法規、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農資知識送到田間地頭,增強了農資經營者的遵紀守法意識,提高了農民的自我保護能力,在全社會形成了支農、護農、興農的氛圍。
形成監管合力。建立健全紅盾護農行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了層層有分工、人人有責任的監管責任體系。依托農資企業經濟戶口和信用分類監管電子檔案,把集中巡查整治與日常規范管理結合起來。以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為目標,完善農資市場日常巡查制度。同時,建立健全農資質量安全應急處理機制,確保快速反應,切實維護農資消費安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大對重點季節、重點品種、重點區域的整治和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做到了對農資經營者檢查到位、對存在的問題規范整改到位、對嚴重的違法行為 處罰到位。
拓寬監管領域。建立嚴格的農資商品準入制度。強化行業自律,在全縣農資經營戶中全面實行購銷貨臺賬和索證索票制度,完善農資商品入市備案登記制度,實現農資商品的可追溯管理。鼓勵引導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農資經營企業開展農資商品連鎖經營,從源頭上確保農資質量。探索建立農資市場監管長效機制。積極指導并規范農資經營者全面建立和完善不合格農資退市制度、質量承諾制度、市場開辦者質量責任制度和質量承諾先行賠償制度等。
堅持抓制度促規范、抓質量促誠信、抓巡查促安全,逐步實現對農資市場的長效監管。
積極探索農資生產經營者主動送檢、工商備案的農資質量監管制度等,有力地推動了紅盾護農工作的開展。
促進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扶持“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項目,扶持涉農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了一批優勢農產品基地,促進了農業優勢產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紅盾護農工作推動了生產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到目前,全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20戶,成為帶動蒲縣農民致富的主力軍。(通訊員 鄭宏亮)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