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旗地處高寒地區,冬季室外做不了農活,農民整天閑在家里,當地稱此為“貓冬”。過去,好多“貓冬”的農民由于無所事事,三個一伙五個一幫的,聚在一起不是喝點小酒,就是玩玩紙牌、打打麻將,自從村里建起了農家書屋,許多農民有了個好去處。
查巴奇鄉獵民村村民劉月強是農家書屋的常客,農閑的時候他幾乎每天必到書屋看書。作為一個野豬養殖大戶,他最感興趣的就是那些介紹野豬病害防治方面的科技書籍。“同樣是養豬,我養的豬要比別人養的豬每頭多賣1000多元!”劉月強說,這都是在書上找到了“竅門”,使自己的養殖品種上升了“一個檔次”。
“書本就是我的好師傅,遇到困難翻翻書就能解決!”提起農家書屋,亞東鎮六家子村村民李曉明就高興得合不攏嘴,“以前到了冬天沒事的時候就在家“貓冬”,想看看書、查查資料要到好幾十里以外的旗里。現在好了,村里有了農家書屋,不但書的種類多還免費看,方便得很!這不,我利用年前這段時間想出去打工掙點零花錢,就來找幾本有關勞動法的書拿回家看看。”李曉明拿著一本《農民進城打工百事問》,在跟圖書管理員辦好借閱手續后,樂呵呵地回家“研究”去了。
“種玉米用電機井節能噴灌,一畝地就能比普通種植的玉米多賣近300元,這還得感謝農家書屋幫了我的忙。”阿榮旗新發鄉大有莊村村民潘世江告訴筆者,今年他從農家書屋了解到節水灌溉農業的種植技術后,就把家里的30畝地進行了改種,結果他種的玉米棒子不但比別人家的籽大粒圓,而且還好賣,價錢也比其他的貴。
據了解,目前阿榮旗在全旗7個鄉鎮建立了農家書屋,共配置圖書6萬多冊,電子音像制品2萬多種,報刊1萬多冊(份),大大方便了農民借閱。(農民日報 記者孫洪盛 馬艷玲)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