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寧人把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作為擴大縣城影響、提升對外形象的一塊“金字招牌”,按照“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實施“文化強縣戰略”,深入開展了群眾性的文明和諧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使創建水平不斷提升,文明和諧之花處處開放。
健全機制穩步落實近年來,大寧縣堅持把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活動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確定了“以文明和諧縣城創建為龍頭,全黨動員,全民參戰,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創建思路和明禮誠信、奮勇爭先的縣城精神。
為了把創建活動抓緊落實、抓出成效,該縣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在理性分析創建的差距和不足的基礎上,把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放在經濟發展又好又快、社會秩序和諧穩定、人居環境和諧優美、公共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社會風尚健康文明、合力攻堅共鑄和諧的戰略位置,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
為了確保創建工作不松、力度不減,真正做到齊抓共管、健康發展,及時調整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組,切實加強對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工作的組織領導;制訂出臺了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把創建工作的任務分解到各有關單位,明確規定各單位“一把手”都是創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創建工作任務要負總責,做到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實,使全縣市級文明和諧縣城的創建工作做到了組織領導到位,責任單位任務明確,措施落實到位。
突出主題優化環境大寧縣把“建設山川秀美、衛生一流、空氣清新、風景宜人、文明誠信的 特色縣城”作為目標,在城市開發中采取“利用項目資金、啟動民間投資、吸引外來投資”的措施,嫻熟地運用市場的方式,籌措資金近4億元,對城區低舊建筑進行了改造,有效地突破了資金瓶頸的制約。
為了給市民營造便利、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市有關部門突出重點,加強交通道路建設,拓寬了東部、西部、南部城區通道,解決了縣城進出通道不暢的問題。為了使群眾活動場館不斷健全,對宣傳文化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干部活動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和影劇院全面改造,完成了大寧一中、東關小學體育場建設規劃。自實施城區綠化工程以來,縣城主街道兩側栽植槐樹柏樹、刺槐、元寶楓等樹種,啟動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工程,申報了昕水河道縣城段治理項目。
針對百姓關注的供水、供暖問題,該縣通過努力,使縣城日供水量達到8000立方米,解決了居民生活用水難的問題;實施了集中供熱項目,目前二期工程已經竣工,供熱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此外,廣泛開展了“平安縣城”、“平安單位”、“平安社區”、“平安家庭”等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完善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和城市突發性公共事件應急機制,使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面貌大為改觀。
鍥而不舍共創和諧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大寧縣始終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的原則,集聚全縣力量,動員社會各界,開展全方位的創建活動。歷經全縣人民的艱苦奮斗,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大寧人決心以這次創建市級文明和諧縣城為契機,奮勇進取,扎實工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使大寧縣真正成為“文明和諧縣城”、“衛生縣城”、“平安縣城”,力爭2010年進入全省文明和諧縣城行列。
“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愛國歌曲大家唱”、廉政建設歌詠比賽、“愛我祖國,愛我大寧”演講比賽等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在中小學開展的“共建美好和諧家園”為主題的演講、“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詩文朗誦、征文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由縣文明辦、縣文體局、縣公安局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的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整治行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道德楷模評選、“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千萬家庭創平安”等系列活動,使公民的道德素質在實踐中不斷提升。
該縣還積極將創建活動延伸到基層第一線,延伸到機關內部,延伸到各行各業。組織開展了“百城萬店無假貨”、“誠信示范店”、“誠信示范標兵”創建活動,經常性地進行市場專項整治,大力加強從業人員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行了社會服務承諾制和行政執法公示制,自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兩年來,各窗口單位紛紛向社會推出了一系列的優質服務項目,推廣了文明用語,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意識明顯增強。(本報記者 許麗 實習記者 賀澤莉)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p>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