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結合核桃傳統產業的優勢,把核桃發展作為全縣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納入到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中,同時巧妙利用核桃產業的綜合效益,把它作為村莊綠化的首選樹種,在起到綠化作用的同時,還可以發揮經濟效益,為農民增加收入。此外,種植核桃也是古縣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以“集中連片、規模生產、龍頭帶動、品牌增值”為原則,規模發展了全縣31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90%的村都發展了核桃種植這一產業,經濟前景可觀。
他們采取政府引導、部門幫扶的方式,把核桃產業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一個抓 手,通過責任落實和任務分解,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幫扶、農民參與、齊抓共管”的核桃產業發展格局。縣政府定期召開現場觀摩交流會,大力宣傳核桃產業優勢,并出臺按成活率補貼苗木款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民種植;縣林業部門負責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通過發宣傳單、開培訓會、技術人員現場演示等方式,在規劃、選種、栽植、管護等方面給農民悉心指導;各鄉鎮負責根據本地區實際,選擇適宜核桃種植的地塊、有經營能力和經驗的農戶,以鄉鎮為單位,以項目的形式申報核桃栽植數量,便于統一管理、形成規模。目前,全縣平均每年新發展核桃50萬株,發放核桃苗木補助款100萬元,穩步促進了全縣的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
近年來,古縣縣委、縣政府立足根本,精心培育,重點扶持,把核桃產業作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壯大縣域經濟的基礎產業。在核桃的育苗、栽植、嫁接、銷售到加工等環節都進行了開發,延伸了產業鏈條,實現了增值。其中在栽植環節,縣政府堅持實行苗木補貼的辦法,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目前,全縣年均核桃產量400萬公斤,按正常市場行情計算,僅原產 品銷售環節就可實現收入近1億元,核桃產業在縣域經濟方面發揮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現。
他們以核桃產業為突破點,定期不定期組織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和講座,邀請林業、科技、農業等相關部門專家,在講解核桃專業栽培管理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范圍,引導廣大農民更新觀念,突破傳統的經營管理理念,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大膽引進農業新品種、新項目。目前,全縣每年針對農民開展各類培訓百余次,培訓人員達1萬余人次,可實現轉移就業2000余人。此外,在核桃產業的帶動下,畜牧養殖、大棚蔬菜種植、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發展迅速,效益顯著。
同時,他們鼓勵有條件的村以村為單位進行核桃種植,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加緊成立古縣核桃產業協會,培養一批核桃經紀人,組織農村勞動力在核桃收打期進行脫皮、漂洗、烘干等初加工,提高核桃品質。
在此基礎上,確定專門的市場信息研究人員,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市場咨詢服務,進一步提高核桃產業的組織化程度,為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培育新的增長點。 (作者: 王培亮 劉廣亮)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