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5 08:45:22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關川 王秀秀)11月6日,翼城縣舉辦了首屆優質蘋果展評會,充分展示了全縣蘋果產業規模大、品種全、質量優等特色,極大地提高了該縣優質蘋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近年來,該縣以收入倍增為重點,不斷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夯實產業化發展基礎,每年投入1000萬元,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傳統種植村建設設施農業規模化園區,在“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建設上,蘋果生產基地縣建設扎實推進,今年新栽植蘋果1900畝;32個蘋果專業村全部建成。
據該縣農委負責人介紹:翼城縣經濟林總面積已達26.8萬畝,其中蘋果經濟林面積達到17萬畝。目前,掛果面積為8.3萬畝,產量16萬噸,產值近6個億,農民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隨著今年蘋果進入銷售旺季,蘋果產業發展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蘋果的批發價是多少?銷售量如何?存儲情況怎么樣?老百姓的收入有多少?是否豐產、豐收?帶著一系列的疑問,筆者走訪了果農和相關職能部門。
“忙活了一年,就盼著這個時候。”南梁鎮西王村的果農王立英開心地說著、笑著。
在她的果園里,一筐筐的紅富士蘋果裝上了車,正被來自運城的客戶運走。王立英本人呢?正忙乎著數自己一年的收獲呢。
“……1000……5000……10000……”聽著數字的變化,王立英臉上如此燦爛的笑容再也遮掩不住。據她介紹:“家里4畝果園收入20000余元。”“我們村是有名的蘋果專業村,這里蘋果種植面積比較大,品種優,而且大家都加入了合作社,基本上統一管理,統一組織銷售,每年我們的蘋果都會銷售一空。像我家的蘋果,就是果商慕名前來訂購的。”隆化鎮北撖村的果農王梅這樣說道。
看著一車車蘋果外運的場景,北撖村的村委主任喬峰介紹說:“我們村有3400畝地,其中,3000畝種的就是蘋果。有3個蘋果專業合作社,每年各專業社都會組織技術人員給果農現場答疑解惑,使全村蘋果產量高達500萬公斤以上。同時,也給果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蘋果采購、銷售、冷庫儲藏方 面,尤其是儲藏服務,更是為果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全村僅蘋果一項收入就超過了2000萬元,當然,人均1萬元是沒有問題的。”今年的蘋果豐收了,價格也普遍較去年有所提高,但對于唐興鎮南官莊村的果農來說,更多人還是青睞將蘋果送進氣調庫暫時儲存,只待時機成熟,賣個更好的價錢。
上韓村的果農李林芳一邊搬運蘋果一邊說道:“我家剛收了10萬公斤蘋果,暫時不打算賣了,計劃先送到氣調庫里保存一段時間,等春節過后再賣個好價錢。”“我家的1萬公斤蘋果正準備入庫,你家有多少?”“我家有1.5萬公斤。”這是正趕來存儲蘋果的果農之間的對話。
劉紅星和妻子也將剛采摘的0.5萬多公斤蘋果送來了,等價格合適了再出手。
“現在,這里平均每天都有10多萬公斤蘋果入庫,一個月后,預計總入庫數將達到350余萬公斤。因為有些果農去年嘗到了甜頭,所以產生惜售心理,更愿意將蘋果入庫。”南官莊氣調庫的負責人介紹說。氣調庫相比土庫較為保險,存儲時間長且不影 響蘋果的質量及口感,因此,許多果農都愿將蘋果先存起來。
在西關農貿市場,北韓村的邢學仕正忙著銷售蘋果,據他介紹,他家的10000公斤一級富士以每公斤5塊多錢的價格銷往河南,剩余的1000多公斤二級富士自己在市場上以每公斤2元4角銷售。正在買蘋果的一位大姐一邊選蘋果一邊對老邢說:“我們湖北老家人都很喜歡吃翼城的富士蘋果,去年親自去北撖村購買捎回老家,還曾想過買幾顆蘋果樹苗帶回老家,想在老家種上讓湖北的老鄉都嘗嘗鮮,主要是太好吃了!”談話間另一位客人也與老邢搭腔,談購買蘋果的事情,多年來一直在翼城縣做煤炭生意的楊老板,每逢富士蘋果上市都要買上些捎回家,說著并當場付了定金。老邢高興地送了他一袋,楊老板樂呵著說:“翼城蘋果好,人也很實在”。
據該縣農委副主任楊奎倉介紹:“在蘋果銷售旺季,我們農委也會在宣傳、打造品牌、儲藏加工方面加大力度,爭取拓寬蘋果銷售渠道,促進果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