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果園里搭建直播間、把農產品變成“網紅貨”、讓直播帶貨成為“新技能”、助新手小白化身“電商達人”……日前,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育電子商務培訓班在吉縣伍度朝華鄉村職業培訓學校集中開班。
據了解,此次培訓為期12天,共吸引來自全市各地大學生、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戶等50人參加。培訓采取“理論學習+實操演示+案例分析+外出參觀”的方式進行,特邀電商培訓專家授課。課堂上,培訓老師圍繞鄉村振興下的農村電商發展、農產品拍攝專項、攝影基礎、構圖技巧、光線運用、搭建場景、鏡頭運動、剪輯基礎、直播帶貨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學員“能學懂、學能用、能用好”。
吉縣伍度朝華鄉村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蔣久斌介紹,此次電子商務培訓在課程設計上,探索出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用成功的電商企業案例來引導學員學習新技術、新理念;針對學員遇到的問題,引導學員在參觀學習中,展開頭腦風暴找尋解決生產經營方面問題的辦法。
在觀摩實訓環節,學員們分赴陜西百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澄城縣電商孵化園等5個電商基地,親身體驗基地內知名電商企業的運營模式,學習先進經驗。觀摩中,學員實地了解企業運營的全過程,包括客服接待、訂單處理、倉儲物流等關鍵環節,并與企業員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電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方式讓學員對電商企業的運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打開補光燈、調整好麥克風……在直播實訓現場,一名主播講師在果園直播間熱情推介吉縣蘋果。講師通過模擬直播和實際直播操作,將直播推廣策略、表達能力和銷售技巧等知識點傾囊相授。
屏幕后方,學員們紛紛參與到實際的直播流程中來,體驗從準備內容到正式開播的全過程。這種“理論+實踐”的培訓模式,讓學員們能夠更快地掌握直播技能,提升直播效果。
“鄉村振興,電商助力,我的家鄉有很多好的產品走不出去,通過這次學習,我希望把家鄉的好產品賣得更多、銷得更遠。”學員王小飛說。
“學員做主播,人人可帶貨。此次培訓旨在為學員們搭建一個學習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的平臺,幫助找到農產品新定位,拓展農村就業新模式。”市農業農村局發展規劃與農村社會事業促進科負責人樊穎晶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學校為平臺,持續發揮培訓成效,為學員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鼓勵更多學員開展直播帶貨,通過電商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半徑,助力本地優質農特產品‘走出去’,為鄉村振興再添‘新引擎’。”
記者 祁 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