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天剛亮,侯晉偉便在雞舍忙碌起來,給雞投食、加水、打掃雞舍,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是上門送雞……這是他摘掉貧困帽后,發展養殖業的日常。9月1日一大早,侯晉偉又開著貨車趕往鎮上,給幾家提前預定的飯店送土雞。
勤能興家,志能脫貧,說干就干。侯晉偉是汾西縣勍香鎮西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眼下他的養殖路走得越發穩健。
從因病致貧再到眾人幫扶重獲“新生”,一路走來他從不放棄。年初有養殖的想法到變為現實。一是村里幫侯晉偉將閑置的牛場改造成雞舍,二是市農業農村局駐村“第一書記”李強和縣衛體局幫扶工作隊想盡辦法、多方協調,幫他貸了5萬元扶貧啟動資金,侯晉偉開啟了養殖之路。
養殖路上初乍到,養雞并沒有侯晉偉想得那么容易。“還記得4月中旬雞苗進來沒多久,小雞經常會發出怪叫聲,還有的病懨懨地站不起來。”侯晉偉說,當時都嚇壞了,他通過聯系畜牧專家,買了幾千元的藥,經過科學治療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喂,這才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現在養殖路子越走越順。一個月前,雞舍還有3000多只土雞,現下已銷售大半。這也得益于侯晉偉開啟“線上+線下”銷售模式,不僅收獲了客商的好口碑,也在當地市場打開銷路。除了給大型農貿市場供貨外,侯晉偉堅持綠色養殖,利用網絡平臺銷售土雞。每天不定時接到線上的訂單,專程負責配送,大獲食客點贊。
現在提起養雞,侯晉偉很有心得。“一頓干凈一頓光”,他念叨著總結出來的養雞口訣,“意思是喂雞的飼料和水的量都要掌握好,水要干凈,溫度要一致,不能給雞吃撐了。”為了提高養雞技術,凡是有關養殖的培訓,他都踴躍參加。他說,養殖的學問多得多,得鉚足干勁學。
談及未來,侯晉偉有更美好的期待。“9月中旬,我計劃購買2000只小雞,趕在年底前出欄,同時再繼續考察養羊項目。待到明年再把周邊的村民吸納進來參與養殖,同時發展蔬菜種植,形成種養殖生態循環,漸漸形成規模,把養殖產業做強做大。”
侯晉偉用實際行動奏響一曲動人的脫貧戰歌,他自主創業、自謀發展,他不等不靠、勤勞致富,用雙手譜寫出一首屬于自己的脫貧之歌。
記者 祁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