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覆膜效率高
臨汾新聞網訊 到了驚蟄節(jié),鋤頭不停歇。3月4日,在襄汾縣大鄧鄉(xiāng)吉柴村,東邊地里村民啟動水泵,給返青期的小麥輸入“黃金液”。西頭那兒村民犁地松土,種下中藥材……寬闊的田野里到處都是耕作者忙碌的身影。
“咱們加把勁,爭取早點干完今天的活!”在地里翻動鐵锨的李偏親,一邊干著,一邊指揮著大伙。農田另一頭的村民正在分組進行著犁地松土、打坑播種、培土蓋膜……
今年72歲的李偏親,借著中藥材產業(yè)煥發(fā)出“青春”,每年通過勞動務工,既不耽誤家里的農活,還能增加4000多元收入。她說:“當農民就要踏踏實實守好田,好好干就有好生活。”
這頭種生地的隊伍干得熱火朝天;那頭收黃芩的隊伍還在較勁比拼速度。現階段是吉柴村中藥材種植關鍵期,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不,鄰近鄉(xiāng)村小蘇村的李錄菊和她的姐妹們早在一周前就接到了種植戶的“邀請?zhí)薄?/p>
“現在是防疫期間,莊稼地耽誤不得。我們合理安排時間,錯時干活。”李錄菊對在家門口務工特滿意。種植戶信賴她,她們要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干農活是一把好手。
“守好這份田,是咱農民的職責。”從正月初十開始,村民張麗霞跟丈夫就開啟了春耕工作。十年前,他們流轉20多畝土地種植中藥材,從門外漢變身現在的行家里手。但在張麗霞看來,掌握了種植技術是增收的法寶。可堅持“勤”是一份可貴的精神。農民要是春日里不干活,這一年的光景就要毀了。
節(jié)水灌溉保春澆
田間地頭采收忙
“這陣子,疫情防控是關鍵。春耕容不得一絲遲緩。現在農業(yè)發(fā)展好了,處處都是機械化。”張麗霞指著地里覆膜機介紹說:“今早8時開工,這塊近8畝藥材田覆膜,也就個把小時就完工。”為確保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張麗霞想出了新招:在培土蓋膜時,人與人之間分時進行,確保距離在3米以上。
在吉柴村的西南方,李晉和王敬娟夫婦在麥田里忙碌著。他們將豬糞與水有機結合,為返青期的小麥輸送豐富的“營養(yǎng)液”。這招還著實有效,每年李晉家的麥田收成都不少。事實上,在李晉家中還養(yǎng)了百余頭母豬,每年清理豬糞都是不小的工程。考慮到環(huán)保問題,他用豬糞當田間肥料,可謂一舉兩得。
季節(jié)不等人,春日勝黃金。大鄧鄉(xiāng)鄉(xiāng)長武江濤說:“春耕春播事關小麥、秋糧兩季收成,全鄉(xiāng)抓實統(tǒng)籌謀劃,做到投入不減,勁頭不松。”
據悉,目前大鄧鄉(xiāng)春耕工作已全面展開。他們倡導廣大農民在集中作業(yè)時戴好口罩;在保障農資供應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和農資調劑調運,暢通運輸渠道,確保農資能進村入店,保障春耕生產需要。農資銷售采取創(chuàng)新方式,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開展,避免農戶聚集。同時,全鄉(xiāng)多重舉措將技術、人才、政策等資源優(yōu)化組合,助推全鄉(xiāng)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記者 祁欣/文 鄭遠飛 王婧/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