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我市按照“家園美、田園美、生態美、生活美”的創建目標,從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從文化傳承到生態文明,從休閑農業到產業立村,一大批承載著農民期待的工程開工建設,一個個匯聚了農民意愿的項目落地實施,全市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一環緊扣一環地全力推進。一是嚴格按照《臨汾市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活動方案》,經申請推薦、審核評定,在全市2900多個村中確定了181個基礎條件較好、班子團結有力、群眾積極性高的村作為創建村,其中省級示范村25個,市級示范村35個,為創建工作增添了活力,奠定了基礎。二是堅持規劃引領,60個省、市級示范村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展開,目前有25個村已完成規劃編制。在規劃編制中,既強調了規劃的專業性,更注重了農民的參與性,確保了規劃的科學、可行、實用。三是發揮指導作用,市農居辦先后組織省、市示范村主干和市、縣農居辦人員,在洪洞縣秦壁村召開現場觀摩推進會,赴河南焦作及晉城市的陽城、澤州、城區等地參觀考察、觀摩學習。同時組織舉辦了示范村干部培訓班,召開了創建美麗宜居示范村座談會。曲沃縣組織7個鄉鎮和14個示范村主干赴晉城市和陜西省咸陽市考察學習,各縣都組織了相應的學習交流活動,進一步開闊了視野,理順了思路。四是實行“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建賬式工作法,全面推進示范村建設。每個省、市、縣示范村,都確定了當年的重點建設項目和投資使用計劃,明確建設任務,分解目標責任,督查排隊,倒排工期,嚴格考核,從而確保了村村都有新變化。
整合項目資金形成合力。圍繞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工作,市、縣有關成員單位積極整合項目資金,吉縣整合財政、環保、扶貧、果業等部門資金464萬元,集中用于雷家莊省級示范村創建。堯都區通過“一事一議”為省級示范村枕頭村傾斜產業扶持資金95萬元。大寧縣組織協調縣上分管“四大工程”的領導和成員單位,現場辦公,明確要求項目資金向示范村傾斜,今年用于省級示范村扶義村的資金263萬元,重點建設幼兒園、衛生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污水治理等項目。曲沃縣通過“一事一議”為省級示范村西海村和曲村各傾斜資金300萬元。
示范村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各級示范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堅持規劃引領,確立項目,加快推進。全市60個省、市級示范村,今年在建和完成的項目達到182個。目前,全市三級示范村共完成投資2.8億元,90%以上為自籌資金,一大批工程項目落地實施,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堯都區枕頭村,占地3萬平方米,包括抗戰紀念館在內的文化公園8月3日開園。堯都區韓村投資2000多萬元,全省一流的農村幼兒園,9月1日將迎來第一批幼兒入園。洪洞縣秦壁村今年實施的百果園、水上樂園、青少年實踐基地等休閑農業項目游客如織。鄉寧縣大河村治理污水、垃圾,實施古村落開發,旅游產業正在做大做強。浮山縣小郭村實施綠化提升工程,發展休閑農業,農家樂已經開始接待游客。大寧縣扶義村今年實施了污水處理,光伏發電、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項目,農村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翼城縣城內村按照“保護與開發并重”、“修繕與重建并舉”的原則,實施了古村落保護5項工程,拉開了建設美麗宜居古城的序幕……(郝建忠 趙文紅)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