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閆海斌)為進一步把吉縣蘋果做大做強做優,從今年起,吉縣強化果業科技支撐,分步投資7億元推廣蘋果產業轉型綜改(有機化)循環發展項目,在全縣8個鄉鎮,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個1000畝以上的有機蘋果示范園區,打造萬畝有機蘋果示范基地。
目前,該縣33萬畝耕地有28萬畝全部栽植蘋果。全縣蘋果產業實現了“五個”80%,即蘋果種植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84.8%,82.3%的行政村全部為“一村一品”蘋果專業村,從事蘋果生產的農戶占總戶數的82.1%,果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果農人均果品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以上。
蘋果總產量已達17萬噸,產值5億余元,果農年人均純收入5000余元。蘋果實現了季產年銷,庫容量達10萬噸以上,初步形成中垛、林雨、十里河三個果庫群。開發有富鋅、富硒、富鈣等功能型保健蘋果和印有“萬事如意”、“招財進寶”、“一帆風順”、“富貴吉祥”、“和諧美滿”等文字圖案的藝術型蘋果。
吉縣蘋果40余次榮獲國內大獎和質量體系認證,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并實現了直接出口泰國。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組建了果樹研究所。建成各級標準化果園2.6萬畝,成立蘋果專業合作社120余個。已形成了“八萬農民謀一果、七十二行興一業”的喜人局面。
蘋果產業化園區,進駐的3家蘋果深加工企業,果醋、果酒項目已經投入生產運營。
今年,將通過采取培訓指導、樣板示范、觀摩推動、檢查督促等方式,大力推廣有機蘋果生產技術規范、蘋果生產“八改十配套”實用技術,推動蘋果轉型提質升級,努力使全縣標準果園100%達到無公害生產規范,100%實現專業化統防統治,100%達到無公害果品標準,100%實行洗果、包裝等商品化處理,100%做到品牌銷售和產品訂單化。
同時,為能確保蘋果產業提質增效,該縣還擬投資1700萬元建設蘋果質量監測綜合服務中心,并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果品展評會,持續擴大吉縣蘋果知名度。以“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蘋果專業合作社,提高組織化水平,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新增蘋果直銷窗口10個以上。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