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靜) 11月30日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線上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健委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毛崇瀾,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馬波,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軍,堯都區委副書記劉磊,市第五人民醫院負責人韓勇彬分別介紹了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及相關政策,并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二級調研員李峰主持。
毛崇瀾介紹,11月29日18時至11月30日18時,全市共報告新增陽性感染者261例。從分布區域看,涉及14個縣(市、區),堯都區192例、襄汾縣24例、翼城縣12例、洪洞縣9例、大寧縣7例、霍州市6例、侯馬市3例、安澤縣2例、曲沃縣1例、永和縣1例、浮山縣1例、鄉寧縣1例、蒲縣1例、隰縣1例。從檢出方式看,集中隔離人員中檢出142例、居家隔離人員中檢出6例、高風險區檢出107例、閉環管理人員中檢出3例,非管控范圍內檢出3例。目前,上述感染者已全部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或市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自11月21日以來,全市累計發現陽性感染者1004例,其中,堯都區538例、霍州市149例、襄汾縣105例、汾西縣91例、洪洞縣35例、翼城縣27例、安澤縣13例、永和縣10例、侯馬市8例、曲沃縣7例、大寧縣7例、浮山縣5例、鄉寧縣4例、蒲縣3例、古縣1例、隰縣1例。
11月29日18時至11月30日18時,全市新增高風險區20個,其中,堯都區14個,分別為:堯都區枕頭鄉安溝村全域,枕頭鄉桑岔村全域,屯里鎮東蘆村全域,劉村鎮青城村全域,劉村鎮臨大線東高堆村,劉村鎮彩虹社區功臣御苑小區2號樓,劉村鎮濱西社區金域王府小區47號樓,堯廟鎮堯廟村全域,車站街辦事處車站社區大宿舍小區戊字8號樓、9號樓,水塔街辦事處龍潭社區朝殿二巷,劉村鎮高堆村全域,劉村鎮南段村全域,縣底鎮侯村全域,鄉賢街三和社區青年路西口與青年路東口之間的兩側區域;隰縣6個,分別為:隰縣西山園園果用農資超市、果樹中心恒溫庫、新建路臺鈴電動車店、金土地儲備庫、桑梓恒溫庫、陽頭升冷庫餐廳。目前,全市共有高風險區94個。
劉磊重點介紹了堯都區疫情處置進展情況,截至11月29日,堯都區已完成第七輪區域核酸檢測的采樣工作,檢測人數80余萬。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仍處在最艱難、最吃勁的階段,請廣大居民時刻保持警惕,增強個人防護意識,共同構筑堅強防線。同時,密切關注疫情動態,特別是官方媒體平臺公布的新增感染者的軌跡信息,如與陽性感染者活動軌跡有交集,請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報告,并配合做好流調排查等防控工作。下一步,將繼續嚴格隔離管控措施,特別是對高風險區的居民,要確保足不出戶,真正居家;繼續加快追陽斷鏈速度,加強風險區域和風險人員的管理,加大力量清除社會面風險。
馬波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迅速行動,第一時間下沉社區(小區)抗疫一線,分秒必爭加固社區(小區)疫情防控陣地,全力以赴投入社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建強組織體系,發揮小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讓小區居民在面對疫情時心里有了主心骨,感受到了黨的組織就在眼前、黨員就在身邊。按照國務院“二十條”和省“三十五條”優化措施,細化完善了“1+10+7”小區應急預案,“1”是小區支部的總方案,明確小區黨組織和落實工作組的組成人員和職責。“10”是在小區支部(落實工作組)領導下,根據疫情防控面臨的各種情況和問題,成立黨員干部下沉、核酸采集、風險人員管控、特殊人群救助、物資保障、宣傳引導、志愿者招募、紅白事申辦、民情民事監督、出入口管控等10個工作小組,對應10個執行預案,形成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7”是建立小區黨員、特殊群體、小區居民、重點風險管控人員、志愿者的信息和紅白事申辦、物資保供等7本臺賬。截至目前,全市253個社區都有細化的工作方案,2472個小區(片區)成立了小區黨組織或臨時黨支部(工作落實組),設立執行小組2.4萬多個,確定工作人員6萬余名,形成以小區(片區)為作戰單元,小區(片區)黨組織統一領導、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疫情防控組織體系;落實力量體系,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縣(市、區)、市直機關各單位黨組織按小區建立了黨員干部信息臺賬,每個小區支部都掌握下沉干部的基本底數,廣大在職黨員都已聯絡到位、投入工作。截至目前,市區共有1.3萬余名在職黨員干部下沉小區,擔任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的有172名,擔任專項工作組組長的有1500余名。全市17個縣(市、區)共有3.7萬余名在職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小區)參與防控工作;嚴格責任體系,發揮領導干部帶頭表率作用。嚴格機關單位黨組織包聯社區(小區)制度,要求機關單位黨組織加強同包聯社區(小區)的聯系對接,包聯單位的一名領導同志具體負責對接聯系社區(小區)的黨組織,實行責任掛鉤制度。
張軍圍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社會面穩控工作介紹了相關情況。疫情發生后,市委政法委第一時間成立市疫情防控社會穩定組,設置了治安、交通、依法處置、重點場所管控、網格員管理、督查等六個工作專班,為防疫工作有序、及時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制定了《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社會面管控工作方案》,確定了社會面管控總體要求,為疫情防控社會面管控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指南;建立社會面風險管控日報告工作機制,每日報告社會面風險管控、交通管理、打擊涉疫違法犯罪、涉疫警情通報和宣傳引導等工作,及時掌握涉疫社情、民情、警情動態,有效管控全市涉疫社會面風險;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涉疫行政案件203起(其中,不配合防疫檢查44起,不執行政府禁止令123起,故意隱瞞行程27起,其他案件9起),行政拘留146人,罰款61人,警告16人。受理刑事案件5起(其中,盜竊防疫物資案2起,妨害傳染病防治、襲警、偽造國家公文印章案件各1起),刑事拘留4人,監視居住1人。
韓勇彬就靜態管理期間如何加強公眾心理疏導工作作出解答。當前,疫情形勢復雜嚴峻,多個縣(市、區)實行了全域或部分區域臨時性靜態管理,部分人群心理壓力增大,產生了焦慮、不安、恐慌等不良情緒。為加強疫情防控中公眾的心理疏導工作,市第五人民醫院針對性地制定了各類人群危機干預方案,成立了危機干預專家組和4支心理救援醫療隊,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0357—6767120),實時在線為市民答疑解惑、問診治療,同時科普心理健康知識,切實緩解疫情期間各類人群的心理壓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