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范韶華)近年來,我市把加快水利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穩定經濟增長,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體系,加快建設高效有序的水利服務體系。
經濟要發展,水利是關鍵。圍繞節水型社會建設,我市強化“三條紅線”剛性約束,嚴格用水總量控制,突出節水強農、節水降耗、節水控需、節流補源和節獎超罰,全面實行地下水保護及關井壓采等措施,堅持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完善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與取水許可制度,加大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力度,推進分質供水和原水直供,切實把節約用水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全過程,推進全社會、全方位節水。到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0.91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保持在14.78立方米/萬元水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0,全市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58%。
與此同時,我市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水利改革目標,強化依法治水管水,深入推進“六權治本”,全面落實水行政管理權力和責任清單;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水利,努力建立公共財政、金融政策性貸款、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資體系;大力推進農村水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農業綜合水價等重點改革,實現以改革促發展的重要目標。
責任編輯:實習生衛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