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林 鄭靜) 3月5日至6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盛茂林在我市檢查指導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就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要求。
市領導羅清宇、王文英、李新春、趙志堅等先后陪同;市政協副主席、鄉寧縣委書記楊安虎和臨汾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尚日紅、市公安局局長馬德榮也參加了活動。
圖為盛茂林在大寧縣輕工業園區檢查指導項目建設工作。記者 鄭遠飛 攝
盛茂林先后深入到洪洞縣、臨汾經濟開發區、堯都區、鄉寧縣、吉縣、大寧縣、蒲縣的鄉鎮機關、農村黨支部、農業產業化企業和部分重點建設項目檢查指導工作,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基層干部群眾傾心交談,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共商脫貧攻堅路徑。
在甘亭工業園區的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盛茂林聽取項目負責人有關投產時間、產品市場占有率、吸納勞動力等方面的介紹后,對項目建設效率、投產后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給予肯定。他說,電動車產業符合我國“兩型社會”建設需求,發展前景廣闊;充電電池最關鍵的是自身重量、充電時間,企業要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市場競爭力,成為臨汾經濟發展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在華翔集團,盛茂林一行實地查看了鑄件鍛造車間、曲軸車間、產品檢測室等設施,聽取了公司負責人就企業發展規劃、當前運營狀態和企業黨建情況作的匯報。他叮囑企業負責人,要加強內部管理,用精細化管理減輕成本負擔、提高競爭力,要加大科技投入,使產品品質時刻保持在行業領先,要加強隊伍建設,通過黨組織建設,吸引、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
在這兩家企業,盛茂林反復指出,一定要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新型政商關系的講話精神,做到“親”“清”:“親”就是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要坦誠與民營企業接觸、交往,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及時了解企業家的困難和困擾,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做到“清”,不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做到清正廉潔。同時,企業家也要積極主動與政府溝通、交流,爭取支持,要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為企業創造財富,為社會做出貢獻。
鄉寧縣戎子酒莊董事長張文泉從原先挖煤、煉焦,到現在轉型成功,組織周邊農民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企業建立了黨支部,現有12名黨員;帶動周邊農民種植葡萄,每畝年收入可達8000元。盛茂林對該企業致富不忘鄉親,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脫貧致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勉勵企業要在紅酒的品質、營銷兩個方面下工夫,做大做強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取得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在吉縣壺口鎮機關,盛茂林仔細查看了全鎮6個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文件資料,詳細聽取鎮黨委書記就“定查評”所作的匯報介紹。他指出,要充分發揮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在發展旅游產業過程中增加群眾收入、壯大集體經濟,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組織在脫貧致富中的引領作用。壺口鎮所在地是著名的旅游景區,是全縣乃至全市、全省的窗口,一定要加強機關建設、干部作風建設,處處體現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良好形象。
盛茂林一行還到大寧縣三多鄉的川莊村黨支部、大寧昕水鎮輕工業園區、蒲縣薛關鎮薛關村的黨員活動室和蔬菜大棚基地、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檢查指導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
盛茂林指出,農村工作做得比較好的村共同經驗是,有一個好支部,特別是有一個好支書,有一些集體經濟,有一套管用的制度,并且堅持村務公開,這樣就能夠把工作做好。要按照去年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的部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選好配強帶頭人、發揮好第一書記作用、實施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健全完善村務管理制度機制上下大工夫,推動鄉村治、百姓安。農村黨組織書記既要做黨組織建設的“排頭兵”,更要當脫貧致富的“領頭雁”。要千方百計、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通過盤活集體資產、發展農民合作社等形式,力爭村村都有集體收入,讓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組織在脫貧致富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要科學制定發展目標,實事求是、不圖虛名,用實績贏得群眾的信任。要深入群眾、扎根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富民強省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