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縣“少年硅谷”人工智能中心
核心閱讀
2018年,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向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只要科技人才輩出,特別是后繼有人,科技強國就不是奢望。
未來的世界,屬于科創。
科技創新是當今時代最具發展前景和動能的領域。
國家的明天,屬于少年。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未來總是由今天的少年兒童開創。
當少年與科創遇上,又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青萍之末,風始之地。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給少年一個機會,他們就可能改變世界;
給少年一點助力,他們就可能撬動地球。
這是我市多年來不曾經歷的一樁大事、盛事和喜事,注定會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瞬間,載入臨汾史冊——
充滿愛的公益項目
2019年6月19日,星期三。日歷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幀。
平陽古城,邂逅難得一遇不可多得的高光時刻。
此時此刻,來自內蒙古、吉林、江西、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11個省市自治區的關工委、教育部門、學校代表以及愛心企業的代表、青少年代表共聚平陽共同見證——“少年硅谷”公益項目山西省第一個人工智能中心落戶臨汾這一歷史性時刻。
當天下午,襄汾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現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創會會長顧秀蓮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岳普煜共同為“少年硅谷”公益項目山西省第一個人工智能中心揭牌。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萍向襄汾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捐贈價值60萬元的教學設備。
顧秀蓮在講話中指出,人工智能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成為一種未來趨勢,這為個性化學習和個別化學習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保障,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少年硅谷”是一個充滿愛的公益項目,歷來關工委和教育部門的工作方向都是在為孩子們的成長做工作,方向是一致的,各自發揮優勢,形成合力,把好事辦好。
“人工智能中心為什么會選擇臨汾?”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原秘書長、“少年硅谷”項目顧問宋立英坦承,這其中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市一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在就項目落地事宜的溝通對接過程中,我能切身感受到臨汾市委、市政府對‘少年硅谷’項目的認可高度非常高,他們已經看到了這個項目對孩子的發展所能發揮到的作用,并且給了這個項目大力的支持。”
比別人先行一步,洞見和把握未來。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山西首家人工智能中心得以成功落戶,歸根結底是源于市委、市政府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及全市青少年科技探索人文精神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與市關工委班子老驥伏櫪志千里、干事創業勇作為的積極姿態密不可分。
2018年初,當得知中國關工委和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少年硅谷”創客公益項目后,臨汾市關工委一班人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關鍵動向,意識到這不單是智能教育的好平臺,同時又是培養時代新人的突破口。特別是市關工委主任張作明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迅速組織人員連續參加了兩次“少年硅谷”公益項目活動。在湖南郴州舉辦的“少年硅谷”首批試點項目省經驗交流會上,張作明還以下一年實施項目的省市代表身份向大會做匯報發言。
市關工委主動與“少年硅谷”創客教育項目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竭盡所能不遺余力為項目落戶協調斡旋。同時,他們將這一大膽想法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報告,并向中國關工委、中國下一代基金會和省關工委做專題匯報,很快就贏得了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全力支持。
市委、市政府對“少年硅谷”創客教育項目的實施落地十分重視,臨汾市委隨即成立市“少年硅谷”創客項目領導組。17個縣(市、區)也各自成立領導組,全方位啟動這項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岳普煜對項目作專門批示:“市關工委全力推動‘少年硅谷’創客教育項目,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大實事。關工委一班人老有所為,成績卓著,貢獻突出,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值得各級各部門學習,對這個項目相關領導及縣(市、區)、市直部門要大力支持。”
市委副書記、市長董一兵強調要全力支持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項目作用、為培養教育時代新人作出貢獻;市委副書記、項目領導組組長李云峰在全市關工委工作會議上要求努力實現全市“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全覆蓋,大力培養走在時代前列的少年創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金珍,副市長陳忠輝、閆建國,市政協副主席楊益民聽取匯報,參加活動,指導項目建設。陳忠輝也為項目作出批示:“少年硅谷”項目是好事,好事一定要辦好。
市教育局會同市關工委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共同推進。市財政局積極解決配套資金。各縣(市、區)委、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有關學校搞規劃、選地址、籌資金、解難題。
襄汾縣委書記劉浩聽取市、縣關工委有關工作情況介紹后,當即增劃給活動中心1200平方米面積,撥款150萬元用以擴大規模和裝修。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副主任韓濤亦深入縣、校指導。省關工委主任李政文、執行主任安煥曉高度重視項目發展,提出臨汾市“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工作為全省一個試點,一定要堅持高標準,抓緊辦好。
規范化管理 機制化運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市關工委從一開始就提出高標啟動、精心實施、科學推進、注意實效、機制保障的工作思路,并制定出系統縝密的行動計劃。
走出去學習。市關工委同市教育局和襄汾縣關工委負責人上北京、下湖南、奔貴州參加有關會議,參觀創客教室,學習先進經驗。去年6月,市關工委一行參加了中國關工委在湖南郴州召開的“少年硅谷”創客教室揭牌儀式暨首批試點項目交流會議。會上,張作明當面向顧秀蓮做工作匯報和表態發言。“特別是聽了顧主任關于加強對青少年智能素質教育,開展好‘少年硅谷’創客教育活動的講話后,使我們倍受教育鼓舞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心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張作明向記者回憶說。
請進來培訓。在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的全力支持下,四個“少年硅谷”項目關聯廠家的技術人員專程趕赴臨汾有關學校及活動中心進行安裝調試和操作實訓。項目學校還各自聯系人工智能領域的教師、專家和學者上門“傳道解惑”。
沉下去推動。市關工委主任、副主任和市教育局局長、副局長分頭深入各縣(市、區)學校實地調研,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并同有關縣(市、區)領導共同研究攻克難關。
定責任落實。市關工委專門召開“少年硅谷”項目推進會,同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簽訂責任書,亮明態度明確責任。他們還會同市教育局多次召開聯合會議,把握時間節點緊盯任務落實。
樹典型示范。作為全市項目推進實施的典型,襄汾縣在全市“少年硅谷”項目建設實踐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表率和引領帶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市關工委在“少年硅谷”創客教育項目的實施推進中開創性地提出構建規范化管理,機制化運行的模式。
首先,創客教室形制“三統一”——教室外面同一標記,教室內裝統一格調,運作管理統一規劃。其次創客教室活動堅持“三結合”——創客基礎理論知識同實際操作相結合,組織課外創客活動同課堂創客課程相結合,專項創客活動同其他智能教育活動相結合。最后,創客教室活動要“三注重”——注重活動實際效果,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注重總結創新經驗。
最特別的創客教室
這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少年硅谷”創客教室,因為它棲身于全國唯一一所專門收治艾滋病患兒的全日制學校——臨汾紅絲帶學校的校園內。
“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公益項目的本意和初衷是面向所有適齡孩子開放的普惠工程。為了能讓紅絲帶學校的特殊群體與同齡人一同探索分享人工智能的奧妙,感受3D打印的魔幻,領略創客工坊的魅力,市關工委一班人先后多次赴紅絲帶學校為項目選址調研、規劃設計而奔忙,并與學校負責人頻繁溝通、多次協商,很快敲定合作意向。現如今,紅絲帶學校的這一間“少年硅谷”創客教室已建成啟用,與外界并無二致,這里的學生同樣可以在第一時間體驗和觸碰各式各樣的先進科技設備,開啟自己創客智能知識課程的遨游之旅。
得知紅絲帶學校也設有創客教室,顧秀蓮專程趕往學校與孩子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并觀看小“創客”們的技能實操和文藝表演,勉勵他們要像從這里走出去的哥哥姐姐們一樣自強自立,通過自身努力考上心儀的大學。“只要你們肯努力,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之后,顧秀蓮還與紅絲帶的孩子們一同在校園里種下“希望之樹”,祝愿孩子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茁壯成長。
“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公益項目,如同太陽光輝一般澤被四方普照大地,如同一盞知識燈塔,為少年孩童們的成長成才助力添翼。
打造人工智能第一縣
2017年,“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公益項目在山東、安徽和湖南三省先行實施啟動。今年,經市關工委推薦,項目實施領導組審核評估后確定襄汾縣為全國第二批重點援建支持對象,爭取到270萬元左右的資金項目支持,用于建立1個活動基地、20個示范教室的設備配套公益項目。
在中國關工委指導下,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援建而成的襄汾縣“少年硅谷”人工智能中心,主要涵蓋3D打印、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意工坊和無人機四大科普板塊。
人工智能中心設在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實訓樓,占地面積1300余平方米,配有42臺、306套價值近百萬元的精密高科技教學設備和具有教學活動、設計制作、作品展示功能的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等8個專業教室,同時擁有一支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少年硅谷’人工智能中心和20個創客教室的建成開放,為全縣6萬名中小學生提供了開啟科學大門的鑰匙。在這里,青少年們可以更好地與時代腳步同頻共振,第一時間觸碰體驗最前沿的科技知識,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陶冶提升科學素養。”襄汾縣關工委主任李志學向記者介紹說。
本著立足長遠、著眼未來和減少重復建設,發揮優勢資源的項目實施精神,襄汾縣將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改造為人工智能中心(“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基地),在城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學、第二初級中學(東、西校區各一個)、第三初級中學和下轄鄉鎮的13所中心小學各建立“少年硅谷”創客教育示范教室1個,共計20個示范教室。
那么話說回來,創客教育究竟能給青少年校外科教帶來哪些微妙的變化?
李志學告訴記者,“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基地與示范教室的建立,能為青少年提供高品位、高尖端、高技能的科技設備,為全縣培養和造就新一代科技人才,對有效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都有著十分重大和長遠的意義。
當然,這一公益項目能夠帶給地方的福祉和利好可不僅限于此。項目所在地可以享受到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為教師制定的培訓體系、裝備應用和管理培訓,同時還有機會參與全國性的成果展示和經驗交流,以保證活動基地和示范教室能發揮到最實用、最有效的水平。
“創客教室是現代化教學設施,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襄汾縣教科局局長張學民表示,為充分發揮好山西省第一個人工智能中心和20間創客教室的作用和功效,全面提升全民科學素養,該局現已出臺“少年硅谷”人工智能教育實施辦法。
辦法指出,由各學校選派2-3名專兼職教師,先行培養并與縣城7所學校建立創客教育的教師共同體,列入每年暑期教師培養計劃。同時,緊密結合學科課程和現有的師資課程資源,在活動中心和縣城7所創客教育點,根據學生年齡、興趣愛好,按照3D打印、機器人、創意工坊三類,分別編印實際、實用且操作性強的教學小冊子,給學生一個人工智能教育嶄新的體驗,并不斷豐富完善教育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
記者還獲悉,襄汾縣還將在全縣搭建河東、西北、西南三片創客教育聯盟區,整合資源,實現教師、設備、課程齊共享,中心示范引領,區域合作交流,聯盟整體互動,發揮整體教育功能的最大化,達到以點帶面,片區聯動,整體推進的效果。同時組織開展全縣范圍內系列科技創新競賽活動,激發師生參與的積極性,提升育人效果。
“時代的強音,未來的呼喚。人工智能教育正悄然改變著傳統教育,我們需要抓住這一機遇,利用好這一平臺,積極探索和嘗試,下力氣把設備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全力打造全國人工智能教育第一縣。”李志學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永葆活力 添注動力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坐落于全市17個縣(市、區)的100個創客教室和市直、襄汾兩個人工智能中心,現已全部完成并投入運行。100多名創客老師經過系統培訓已經上崗,一大批學生已經能進行實際操作。全市“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全覆蓋基本實現。
“隨著‘少年硅谷’創客教育項目在臨汾的啟動實施,以及全市智能教育工作的穩步推進,我們也對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該項工作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那就是——根本在于堅持正確方向和思路,關鍵在于各級領導重視和支持;動力在于有關部門協力和配合;保障在于精心組織和機制。目前,‘少年硅谷’項目的相關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繼續探索、有序拓展和持續創新。我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創一流智能教育,培養優秀時代新人上發揮作用。為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貢獻。”聽得出,張作明對我市在“少年硅谷”項目所取得的小小成績依然抱有一份冷靜的思考和清醒的認識。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掌控未來科技創新密鑰的“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平臺,如同一顆奔騰的“芯”,必將為城市轉型發展添注強勁動力,在不斷逾越突破更新的偉大征程中永葆創新之活力,煥發勃勃之生機,彰顯核心競爭力。
我們相信,以“少年硅谷”的成功落戶作為歷史節點和難得契機,創客教育的強大內核定會助力臨汾擁抱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少年硅谷”前世今生
相關鏈接
少年強,則國強。
2016年10月,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設立“青少年科技發展專項基金”,以此冀望帶動更多的愛心企業和個人投身參與到“少年硅谷”項目的建設實施中。
一個月后,面向全國發起的“少年硅谷”創客教育試點項目正式啟動。
“少年硅谷”項目致力于通過資助全國各地的中小學設立機器人實驗室、培訓專業師資力量以及資助優秀少年參加國內外機器人大賽等方式,激發新一代青少年的科技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國家及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項目一經推出,迅速收獲項目學校、地方教育部門與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積極響應,也吸引了更多愛心企業關注的目光,希望一起攜手助力推動中國創客教育發展。
據統計,“少年硅谷”公益項目試點運行一年來,相繼在青島、佛山、廈門、如皋、北京、杭州6個城市的8所學校和1個青少年活動中心設立“少年硅谷”機器人實驗室,受益學生超過16000人。項目學校總計參加了33場國內外機器人大賽,獲獎人數達近200人次。歷時一年的試點項目多線開花成果斐然,為“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公益項目的實施啟動和全面開展夯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9月15日,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青少年科技發展專項基金在北京舉辦“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公益項目啟動暨捐贈儀式。顧秀蓮出席儀式。
在向愛心捐贈企業頒發捐贈證書的同時,顧秀蓮為“少年硅谷”公益項目深情寄語:科學啟迪智慧,科技創造未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是關系全局和長遠未來的前瞻謀劃。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運行機制,瞄準普及目標,緊盯任務質量,以釘釘子精神切實抓好落實,穩扎穩打,一張藍圖干到底。把好事做好、做實、做出規模、做出實效,經過不懈的努力,在普及的基礎上,涌現更多的少年創客,儲備未來科技力量,做好我們關心下一代的事情。
“少年硅谷”創客教育公益項目是在中國關工委的指導下,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各個項目省的關工委主辦,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共同協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負責培訓支持的公益項目。項目將按照“科學規劃、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發展思路,面向國內有條件的幼兒園、學校、少年科學院及青少年活動中心捐建“少年硅谷”創客教室和創客中心,培訓師資、經驗交流、成果展示等。
其中,每間創客教室配置價值10萬元的設備,由地方配套40%資金,基金會負責60%共同完成設備配置;創客中心根據條件捐贈50萬元的設備,基金會負責培訓老師。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曉連介紹說,“少年硅谷”項目的實施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撐發展主線,突出普及科學知識和弘揚科學精神,突出惠及民生和改善民生,突出從小抓起和面向群眾,開展一系列的青少年科技活動。
2017年—2020年,將有1000間“少年硅谷”創客教育示范教室和100個創客教育活動中心在全國各地陸續落成,并配置有機器人、機器手臂、3D打印機、創客工坊等設施,培養在校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事實上,從誕生之日起,“少年硅谷”項目就吸引了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投一石激浪千層,牽一發而動全身,蓋因它對促進學生發展,推動教育改革以及孕育創新文化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深遠意義。
特別是伴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和加密覆蓋,未來“少年硅谷”必將影響到更多孩子,激發新一代青少年的科技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國家及社會培養輸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2018年6月21日,當年首間“少年硅谷”創客教室揭牌儀式暨首批試點項目省交流會在湖南郴州第六中學舉行。在“少年硅谷”首批試點項目省交流會上,顧秀蓮表示創客教育、人工智能是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新鮮內容,我們已迎來科技創新型社會,人工智能將融入社會各行業和百姓生活中,所以人工智能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不斷提升編程等人工智能課的教學質量,以培養學生科學興趣,促成未來中國的棟梁之材。搭建“少年硅谷”這個平臺,就要認真地維護和發展。希望各級關工委和項目辦更要負起責任、做好服務,以工匠的精神切實抓好落實。
記者 王小庚 文/圖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