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開幕儀式現場
運動會文藝表演現場
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在打卡處留影
男子田徑比賽現場
醫療組對受傷運動員進行救護
女子跳高比賽現場
女子跳遠比賽現場
臨汾新聞網訊 這是一場用鼓點擂響的青春宣言。
千名少年以雷霆腰鼓迸發“奔跑吧”的青春力量!
這是一條用腳步丈量成長的征途。
1664名健兒在14個賽場淬煉意志、超越自我!
這是一方用號角催發夢想的賽場。
汗水與吶喊交織,鑄就永不言棄的競技精神!
這更是一次體教融合的深度踐行。
少年奔跑的身影,澎湃著城市未來發展的最強心跳!
5月23日至27日,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在汾西縣舉行,本屆運動會以“奔跑吧少年”為主題,五天賽程中,來自全市17個縣(市、區)代表隊和24個市直學校代表隊的1664名運動員在中長跑、短跑、跳高、跳遠、鉛球等14個項目中奮力角逐,展現了全市中小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與青春活力。
青春飛揚:戰鼓擂響少年志
5月23日晚8時,汾西縣新時代奧體中心。百面威風鑼鼓驟然齊鳴,點燃現場,為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拉開序幕。身著紅黃戰袍的鼓手們,每一次鼓槌的奮力揮擊,都伴隨著翻飛的紅綢,鼓點沉重而密集,將黃土地上沉積千年的豪邁氣魄展現得淋漓盡致。
鼓聲未歇,體育團體操方陣踏著歡快節拍入場。“動作好整齊,就像用尺子量過一樣?!庇^眾要丁越驚嘆道。少年們精神抖擻,動作精準利落,隊形在充滿活力的音樂中流暢變幻;軍樂團奏響鏗鏘的進行曲緊隨其后,雄壯的號角與激昂的鼓點交織,在奧體中心激蕩回旋;緊接著的手球翻花舞,則展現了少年們的靈動與優雅。
“嗬——!” 一聲高亢的吶喊劃破夜空。剎那間,安塞腰鼓方陣如旋風般席卷了整個賽場中心。上千名少年,腰系紅綢鼓,踏著震人心魄的鼓點,動作剛勁奔放。甩頭、踢腿、跳躍,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力量,汗水濕透了衣衫,卻澆不滅少年們的熱情,現場觀眾的情緒也被推向高潮,“太震撼了!”觀眾席上,一位帶著孩子觀賽的父親激動得拍紅了手掌。
開幕式的節目,融合了汾西縣的地域特色,展現了汾西青少年的青春活力與文化自信,更彰顯出新時代少年傳承地域精神、勇擔時代使命的蓬勃力量。
賽道內外:榮光與成長并進
5月24日,隨著第一聲發令槍響,運動員們正式投入比賽。塑膠跑道上,短跑運動員步伐矯健,全力沖刺的身影在陽光下快速掠過;跳遠區沙坑前,助跑、踏板、騰空,身體在空中躍出一道道弧線;跳高區里,選手們助跑后奮力背越,在橫桿前凝聚起挑戰極限的專注神情。場邊,各校啦啦隊加油聲此起彼伏,與賽場上的喘息、吶喊交織,現場氛圍熱烈,盡顯競技體育的活力與張力。
榮光閃耀在勝利者的臉上。侯馬市運動員胡瑞彤沖過4×100米接力終點,興奮地與隊友擁抱:“太棒了!團體第一!這離不開隊友的完美配合,更感謝教練的指導和學校的支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她胸前的金牌映襯著臉上的笑容,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而賽道的價值并不只在領獎臺上。浮山縣運動員方熙茹站在場邊回顧自己的比賽:“這次單項沒拿到預期的名次,有點遺憾。但能站在這里,和這么多高水平的對手同場競技,本身就是一種收獲。我看到了差距,也積累了經驗,這對我以后參加更大型的比賽,爭取更好成績,是扎扎實實的積累。”對她而言,認識不足、明確方向,同樣是賽場上分量十足的成長。
教練員,始終是賽場內外最堅實的依靠。古縣教練孫岳華看著剛結束跳高比賽的學生,臉上帶著欣慰:“昨天跳遠項目拿了冠軍,全隊都士氣大振。今天這倆跳高的小伙子也拼盡了全力,成績不錯。孩子們這次出來,都頂住了壓力,表現出色,挺好!”臨汾市第一小學教練高如彪在接力賽終點線后,看著歡呼雀躍的孩子們,笑容滿面:“孩子們太爭氣了!男女接力分別拿了第一和第二!看到他們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就覺得平時訓練場上流的汗,吃的苦,全都值了?!边@份耕耘者的欣慰,是競技場獨特的溫度。
賽事期間,汾西縣還精心組織多項配套活動,全方位服務參賽師生。汾西縣文化和旅游局協同僧念鎮黨委政府,組織師家溝、段村等景點旅游觀光服務,使師生深度體驗汾西魅力;汾西一中于24日至26日晚在校園報告廳及室外場地設置電影放映專場,豐富文化生活;汾西縣科學技術協會在汾西一中體育館設立“科普驛站”,推出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多項舉措有效延伸了賽事綜合效益,充分展現了汾西作為東道主的細致安排與熱情服務。
堯都區運動員李瑾萱贊不絕口:“白天比賽拼盡全力,晚上回到宿舍,環境很安靜,能好好休息,還有各種活動,讓我們能夠放松身心,可以專心比賽?!?/p>
這份讓參賽師生“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賽得好”的安心感,背后是汾西縣為賽事順利舉行所做的周密部署。從對比賽場地的全面檢查維護;到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明確分工、細化流程,每個環節都精心安排;再到制定詳細的安全保障方案與應急預案,多部門協同發力,共同織就一張堅實的防護網,為少年們的全力奔跑構筑最可靠的后盾。
未來可期:奔跑永不停步
5月27日,經過四天半的激烈角逐,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圓滿落下帷幕。閉幕式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比賽成績一一揭曉,“體育道德風尚獎”和“優秀組織獎”的歸屬也塵埃落定。當獲獎隊伍的代表依次上臺,接過象征榮譽的獎杯和證書時,掌聲雷動,既是對勝利者的祝賀,也是對每一位參與者拼搏精神的致敬。臨汾市教育局向承辦方汾西縣教育體育局鄭重送上紀念牌匾,這不僅是對汾西縣出色組織工作的肯定,也為這場青春的盛會畫上了圓滿的句點。
“本屆運動會的意義,遠不止于獎牌的競爭和成績的排序,它是我市深化體教融合的一次重要而成功的實踐,更是推動全市中小學體育教育事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有力抓手。”汾西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李趙華說,“這個精心搭建的競技與交流平臺,既全方位、生動地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也為體育強國戰略在基礎教育領域的落地提供了生動樣本?!?/p>
對于東道主汾西縣而言,成功承辦市級運動會的意義更為深遠。李趙華說:“此次賽事的成功舉辦,是汾西縣城市形象和影響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與有效提升。它必將帶動汾西縣體育、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領域的協同發展與深度融合,成為推動各項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的重要契機。”
本屆運動會不僅是臨汾青少年體育風采的集中展現,更是搭建起各縣(市、區)教育成果交流互鑒的優質平臺,將有效促進各縣(市、區)在體育教育理念、訓練模式及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的優勢互補,推動新時代體育、教育事業協同發展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我市教育系統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五育并舉”方針,以“健康第一”為導向深化體教融合。通過推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建設,全市已培育244所體育特色校、56所后備人才基地校,構建起科學完備的校園體育發展體系。人才培養成效顯著,中小學生獲國家一、二級運動員稱號人數激增至52人,增幅達285%,為培育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注入強勁動能,也為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目標貢獻教育力量。
當安塞腰鼓那震天的余響漸漸消散于汾西的土地,當少年們帶著獎牌和滿滿的回憶踏上歸途,臨汾關于青春、奮斗與未來的敘事并未終結,少年們的每一次加速、每一次跨越,都是這座城市奔向美好未來的鏗鏘足音。
奔跑吧,少年!
奔跑吧,臨汾!
記者 郭海琪 劉臨琦
通訊員 郭 靜 攝
古村煙火處 聽見振興聲
——看汾西古村落文化盛宴如何解碼農文旅融合密碼
當非遺鑼鼓響徹千年古村,當民俗市集升騰人間煙火……5月28日,“小城煙火·最美汾西”團柏鄉第三屆古村落文化活動在鑼鼓廣場啟幕。這場融合藝術展演、非遺絕活、特色美食的文化盛宴,讓千年古村落煥發新活力,為鄉村振興寫下生動注腳。
開幕式上,來自臨汾、晉中、呂梁等地的十二支鑼鼓隊獻上震撼演出?!饵S河魂》展現黃河兒女的血性粗獷,《北山曲牌》如春雷滾動氣勢磅礴,《勍風鼓韻》《新霍雄姿》等節目輪番上演。鼓槌起落間流淌著千年歷史文脈,傳遞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晉南威風鑼鼓《滾核桃》將豐收喜悅融入激昂鼓點,贏得滿堂喝彩。
夜幕降臨,鄉村燒烤美食市集煙火升騰。滋滋作響的烤肉香氣四溢,游客們穿梭于特色攤位間,品味著鄉村振興帶來的“舌尖幸福”。團柏鄉柴洼莊村村民劉明海感慨:“白天看表演,晚上品美食,咱們汾西越來越有活力,農民日子更有奔頭了!”
系列活動將持續至8月底,每周推出特色項目:山西省油畫名家將用畫筆定格汾西發展圖景;“六一”蔬果采摘讓親子家庭感受勞動樂趣;中小學生研學活動特別設置鑼鼓樂體驗、中藥材基地實踐,讓孩子們觸摸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醫藥智慧。這些精心設計的文旅融合項目,全方位展示著古村落的文化底蘊與產業魅力。
近年來,汾西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利契機,將古村落保護開發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相結合,實施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團柏鄉下團柏村黨支部書記仇建平表示,本次活動旨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拓展群眾增收渠道,營造鄉村文化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后,汾西縣也將繼續以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有力抓手,堅持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建設,不斷盤活古村落資源,探索出“文化賦能+產業振興”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站在古村落的青石臺階上,鏗鏘鼓韻與市集喧鬧交織成鄉村振興交響曲。從威風鑼鼓震天響到中藥材基地藥香濃,從明清古宅斑駁墻到研學少年求知眼,汾西正以文化為筆、產業為墨,在黃土地續寫著古老村落的時代新篇。
記者 尹 娜 郭海琪 李 雄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