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花開滿城暖
——洪洞縣委社會工作部成立一周年紀實
洪洞縣委社會工作部成立
網格員工作職責上墻 記者 劉靜 攝
文藝演出精彩紛呈
志愿活動點燃熱情
“暖新驛站”溫暖同行 記者 劉靜 攝
體育賽事服務給力
社區活動豐富多彩
五月,綠蔭如蓋。洪洞,花香滿城。
街頭巷尾的“暖新驛站”里飄出爽朗笑聲,社區廣場上“紅馬甲”志愿者穿梭如織,老舊小區的墻面上新繪的黨建標語鮮艷奪目……這座千年古縣,正因一群“社會治理繡花匠”的耕耘煥發新活力。
自2024年4月30日成立以來,洪洞縣委社會工作部以“黨建引領、服務民生、創新治理”為針,穿起資源整合、多方協作的線,在槐鄉大地上繡出一幅“溫度與精度并存”的基層治理畫卷。
黨建引領添動能
“過去總覺得黨建離我們群眾的生活很遠,現在黨員帶頭樹立起先鋒模范作用,能真切地感受到黨建的優勢。”網格員張如霞說,在一次次的社區活動中,洪洞縣廣勝寺鎮山焦社區居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建引領的作用。
5月1日“送健康、送安心、送歡樂”退休人員“五一”活動、5月4日“繪五四星火,承青年擔當”創意手繪活動、5月11日“以花之名,獻禮母親”母親節手工DIY活動、5月20日五月份主題黨日活動……走進山焦社區便民服務大廳,“本月重要活動”宣傳面板上,活動時間、活動內容都清晰地羅列出來。
山焦社區于2022年4月成立,3年的時間里,如何將7千余名社區居民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楊小棟直言離不開社區黨員們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
山焦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有1200余平方米,社區居民中老年人居多。“不僅老年人多,咱們社區的老黨員也多。”上任伊始,楊小棟便打起了老黨員們的感情牌,“他們身上有著老黨員的熱心和執著,社區的事他們向來是最上心的。”
在老黨員模范作用的帶領下,山焦社區以活動陣地提升為契機,通過抓班子帶隊伍、抓治理促效能、抓創新增活力,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上下功夫,在推動社區各項工作落實上見真章,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走深走實。
1月17日,洪洞縣委召開2024年度鄉鎮黨委書記、直屬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市委常委、洪洞縣委書記張潞萍強調,各基層黨組織要圍繞全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統籌抓好農村、城市、機關、學校、國企等各領域黨組織建設,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要加強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日常管理,派強用好農村第一書記,持續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建設,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鄉鎮干部、農村(社區)“領頭雁”、黨員隊伍教育培訓,切實建強骨干隊伍。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只有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才能確保黨的聲音傳到每一個角落。社會工作部通過摸排調研,精準掌握新興領域黨組織和黨員情況,開展集中攻堅行動。全縣共摸排新業態企業70個,新組建黨支部17個,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3%。新增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38名,共計選派145名。推動企業建立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黨建帶群建,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黨組織的成立,讓我們有了‘主心骨’。”洪洞縣美團外賣黨支部書記張小明表示,黨支部的成立不僅加強了黨員的教育管理,還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黨建引領,新興領域企業不僅在經濟效益上取得了顯著提升,更在社會效益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華翔集團是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作為我市一家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成立27年來,華翔集團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振興民族工業,打造世界華翔”為己任,20年如一日,以“專業、專注”的堅韌態度,攻克技術難關,持續追求卓越,堅持做好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從零件到部件,成為國內裝備業細分行業的領導者、行業規則的制定者、中國裝備制造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起來的。黨建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特殊優勢,是資本主義國家私有企業完全沒有的優勢和特點。”山西華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春翔說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企業的今天,“黨建工作做實了,就可轉化為生產力、凝聚力、競爭力。我們從起步、發展到轉型、跨越的每個關鍵節點,黨建都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企業發展的‘主心骨’。”
把黨組織建到班組、創新團隊等生產一線,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立到哪里;打造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其核心就是親情文化、狼性團隊;激勵全員自主創新,讓每一位員工都成為創新者,每一位員工都成為“創客”。黨建引領下,華翔集團按規律辦事和按規矩辦事,讓企業與國家的發展同頻共振,也讓華翔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囑托,以黨建為魂、以實干為筆,在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上,書寫屬于華翔制造的壯麗篇章。
志愿微光匯星河
“您是去廣勝寺旅游嗎?”“那您可得好好看看我們的飛虹塔。”“這兒是電視劇《西游記》的拍攝取景地之一。”……每當送游客去往洪洞縣旅游景區時,出租車司機梁春林總是熱情地介紹。
手握方向盤,心懷家鄉情,梁春林不僅是一位出租車司機,還是洪洞縣文化館志愿服務隊的一員,他常常在自己的車內充當“移動導游”。
4月初,梁春林接待了一行來自東北地區的游客,3天的時間里,他幫游客規劃旅游路線、推薦洪洞美食、介紹旅游景區。事后,梁春林收到了這行游客長達2000多字的感謝信,信中寫道:“在洪洞的旅程,因為梁師傅的陪伴變得意義非凡,他不僅是司機,更是我們了解山西文化的‘引路人’。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洪洞人的熱情好客,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這樣的好人好事值得被更多人知曉。”
收到感謝信后,梁春林十分感動,他用質樸的話語回應說:“我很喜歡幫助人,只要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家鄉做好宣傳,咱就滿足了。”
5月13日,洪洞縣黨群服務中心“暖新驛站”里,幾名群眾正圍坐在桌前,閱讀著自己喜愛的書籍,他們面前的桌子上,充電設備齊全,老花鏡、近視鏡準備充足。
呂濤拿著一本《攝影的訣竅》看得出神。對于熱愛騎行和攝影的呂濤來說,黨群服務中心不僅僅是圖書館,更多的是在這里能獲取幫助與溫暖,“臨時休息、愛心工具箱、復印服務……各種各樣的志愿服務內容,都讓我們感受到被看見、被重視、被支持。”
在2025年洪洞大槐樹尋根問祖旅游季系列活動中,洪洞縣委社會工作部組織社區助理,深入大槐樹景區、洪洞小吃城及景區周邊開展“文明洪洞·溫馨老家”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們熱情為游客服務,幫助游客拍照打卡、耐心為游客解答疑問、提供咨詢服務、撿拾垃圾、清理衛生死角、擺放車輛、擦拭公交站亭,大家不怕臟、不怕累,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為喜迎八方游客,營造整潔有序的旅游環境,展現洪洞熱情好客的城市形象。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認為志愿服務不僅僅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收獲。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快樂、成長和滿足。”縣委社工部社區助理郭雨潔說,“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志愿服務的行列中來,一起傳遞溫暖。”
“志愿服務是服務群眾的重要抓手,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志愿服務隊伍。”縣委社工部副部長郭慧通過召開全縣志愿服務工作座談會、下發通知等方式,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志愿服務格局。
2024年,中高考期間組織100余名志愿者參與“愛心助考 為夢護航”服務活動;重陽節期間通過專題文藝匯演、上門慰問、幫助秋收等方式為老人送去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半程馬拉松賽事期間組織616名志愿者提供后勤服務;12月5日聯合多部門開展2024年國際志愿者日系列活動;春節前夕,攜手多部門開展“融融冬日 服務暖新”系列活動。
今年3月,洪洞縣委社工部“從受助到互助的溫暖轉型”志愿服務項目榮獲山西省首屆新時代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在洪洞,志愿服務的觸角早已超越活動本身:新業態群體黨員化身“社區流動哨”,發現隱患及時上報;“星級黨員商戶”掛牌亮身份,帶動商家自覺維護門前衛生……志愿精神如同槐花香,浸潤每個角落,讓“獨奏曲”變為“交響樂”,社會工作部用“微光”點亮了共建共治的星辰大海。
基層治理顯溫情
2024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聯合發布《關于命名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的通知》。山西共29個社區被命名,其中,我市洪洞縣大槐樹鎮常二社區在列。
社區工作者郝敏在常二社區工作有5個年頭了,5年間,她記不清有多少次因為群眾不理解而產生了負面情緒,但她清晰地記得每一次群眾對她的“好”。5月12日,當郝敏拿著防災減震宣傳冊出現在社區的一條小巷里,一位阿姨親切地招呼她進家喝口水時,郝敏心中泛起了久久不能平息的感觸:“我們沒作出多大的貢獻,但大家都把我們當親人一樣招待……”
在常二社區居委會委員曹晶晶的眼中,郝敏多少次偷偷藏起來抹淚的場景令人難忘。“小郝性格好,有的群眾來了罵罵咧咧地說她,她還是好臉相待,等人走了自己悄悄抹淚。”曹晶晶也在郝敏的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但她還是會開導新人,“人都有自己的脾氣,但是咱們作為社區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
“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已成為常二社區服務群眾的共識。
常二社區陽光家園小區居民郭女士因為停車問題被困擾不已,小區車位前邊的自建房鄰居為保護自家宅基地不被壓壞,安裝了一排護欄,向外延伸至離墻0.45米遠,郭女士每天下班回家,狹小的停車空間稍不留意就可能與護欄“親密接觸”,車身也因此多次出現刮擦痕跡。郭女士多次找到小區物業、自建房住戶協商,希望對方能將護欄挪一挪,可對方擔心宅基地安全受影響,始終不肯讓步,雙方矛盾逐漸激化。
用活“聯手說事”基層治理模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洪洞。洪洞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向輝在今年的縣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強調。
“聯手說事”聯的是手,說的是情。社區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迅速行動起來,常二社區黨委成員劉峰聯合物業、網格員、熱心居民成立專門的調解小組,開啟“聯手說事”調解程序。
調解小組首先分別與雙方深入溝通,了解各自的核心訴求與顧慮,之后,多次實地測量、勘查現場,對護欄合理位置給出建議。接著由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對鄰里間的微妙關系有精準把握的優勢,熱心居民發揮自己人頭熟、威望高的優勢,穿梭在雙方之間,以“拉家常”的方式勸解大家各退一步。同時,其他調解人員還收集了周邊類似案例的處理方式,為調解提供參考。在多輪面對面調解會上,“聯手說事”成員站在維護社區和諧穩定的高度,耐心勸解雙方以和為貴,經過反復協商,最終雙方化解了矛盾。
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承擔著政策落實、服務民生和凝聚社會力量的核心作用。
“基層治理的關鍵在于人,只有充實基層力量,提升治理能力,才能實現治理效能的提升。”縣委社工部部長康爭進介紹,“社會工作部通過核定社區工作者職數、招募18名高校畢業生擔任社區助理等方式,充實了基層治理力量。同時,通過舉辦基層治理效能提升培訓班,不斷提升社區干部的業務能力。”
一年來,洪洞縣委社工部多措并舉不斷推進社工人才隊伍建設:
制定了《洪洞縣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工作指南》,明確規定鄉鎮社工站工作指南、工作紀律、服務內容、工作方法和服務清單,形成了“縣級管理、機構指導、總站監督、站點實施”的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四級監督服務體系;
通過廣泛開展社會宣傳、考前培訓,積極參加在洪洞縣舉辦的全省鄉鎮社工站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提升專項培訓,承辦組織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在洪洞舉辦的山西兒童社會工作個案管理專題培訓,參加全省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大賽,持續做好持證社工繼續教育,定期對全員進行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的學習培訓;
制定三年專業提升機制和人才培養成長計劃,構建系統培訓課程和每日一練,在實務開展過程中,專門聘請中國社會工作學會,深圳、湖南等實務領域經驗豐富的督導老師,進行“線上+線下”專業督導,在開展服務的過程中提升專業實務能力,隨時解決實務中遇到的難題,不斷加強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知識,提升專業技能。
截至目前,全縣鄉鎮社工站的50余名社工中,駐站社工持證比例從0提高到了48.9%。今年,全縣通過社會工作師資格證考試的有53人,廣勝社區也有3人通過了社工資格證考試,進一步壯大了社工人才隊伍,提升了社工專業水平。
“通過培訓,我們掌握了更多治理方法,工作起來更有底氣。”常二社區社區工作者樊彥君認為培訓不僅提升了大家的業務能力,還增強了大家的職業認同感。
一年耕耘,洪洞縣委社會工作部交出的不僅是一個個具體數字上的民生答卷,更是“機制創新激發內生動力”的治理范式。未來,隨著“干字當頭、改革創新、健全機制、提升效能”的不斷走實走深,這座“人見人愛”的文明之城,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書寫基層善治的新篇章。
記者 劉靜
圖片除署名外由李安安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