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改革 嚴監管 優服務
洪洞:優化營商環境樹好形象 厚植崛起優勢謀好發展
市委副書記、洪洞縣委書記黃巍,洪洞縣委副書記、縣長李俊平在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調研
國家稅務總局洪洞縣稅務局遠程交互一站辦工作室。 王澤昊 攝
綠色通道提高辦事效率
“政銀合作”簽約儀式現場
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座談會
全面推行免費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印章刻制服務
普惠金融宣傳活動現場
郵政專遞方便辦事群眾
“還以為要跑好幾趟,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拿到了開辦企業的證照,還免費收到了4枚印章。為洪洞的營商環境點贊!”12月7日,洪洞縣鑫源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尉玉在洪洞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服務大廳企業開辦專區高興地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洪洞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開辦效率,降低企業開辦成本,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推出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4枚印章服務措施:在新開辦企業的申請人提交相關材料后,工作人員會同步將印章信息推送至刻章服務窗口。約40分鐘后,申請人即可同時領取到營業執照和企業公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法人名章,進一步提高了企業開辦效率、降低了成本。
尉玉是該項服務措施的第1006位受益者。為新開辦企業免費提供印章刻制服務是洪洞縣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活動的生動縮影。
營商環境是縣域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高質量優化軟環境,需要下足硬功夫。今年以來,洪洞縣委、縣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深入踐行抓好黨建、守好底線、樹好形象、謀好發展、惠好民生“五好思路”的先手棋,牢牢把握“無差別、無障礙、無后顧之憂”“可預期、可信賴、可發展”要求,在強改革上謀實效,在嚴監管上下苦功,在優服務上做文章,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活動,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向更高標準、更高水平邁進,讓槐鄉大地安商親商富商蔚然成風。
改革添活力
“聚焦改革開放開展大討論,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實現思想大解放,這是市委開展‘爭先、進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討論的六大主題任務之一……”11月18日,洪洞縣召開全縣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工作總結暨“爭先、進位、崛起”解放思想專題討論會,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臺階。臨汾市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二組組長、市委統戰部原副部長、工商聯原黨組書記郭天龍應邀出席,并就解放思想、盤活存量資源、招商引資、培養企業家隊伍等方面和洪洞的黨員領導干部進行了探討、交流。
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是“關鍵一招”。今年以來,洪洞縣堅持用改革的思維、改革的辦法,緊盯重點領域,聚焦關鍵環節,統籌推進,重點突破,在頂層設計上謀實效,在招商引資上出實招,在“園區事園區辦”上做實功,為全縣深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強勁動力。
頂層推動是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在洪洞縣第十五次黨代會上,臨汾市委副書記、洪洞縣委書記黃巍站在優化“第一要素”、持之以恒樹好形象的高度,提出要“彰顯親商愛商、開放包容的大縣風度”,指出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效”改革,不斷引深“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行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縣委副書記、縣長李俊平高度重視新政務服務大廳辦公大樓的建設,多次專題調研,親自謀劃設計,并召開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推動落實。
該縣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縣2021年重點改革任務的重要內容,確定了全面推行市場主體注冊登記全程電子化、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等重點任務;全縣召開了由四套班子領導參加的招商引資工作暨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動員大會,啟動了以落實《“標準地+承諾制”實施方案》《“要素跟著項目走”實施方案》《“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實施方案》三個方案,實施審批環境優化、監管環境優化、營商形象提升三項行動,開展專題履職監督、廣泛社會監督、定期專報監督三項監督的“三個三”為主要內容的“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行動,成立了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組,制定具體任務清單,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建立“月通報、季調查、年兌現”的信息報送和督導考核機制,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在全縣形成了“營商環境人人有責、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今年,該縣謀求領導更實、考核更細、渠道更寬、平臺更強、環境更優,將15支副縣級招商小分隊增加到19支,并增加8個成員單位;注重招商質量,強化評估洽談考察準入機制,認真做好項目前期評估,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各單位有針對性地進行洽談推進,提高招商實效;完善招商工作機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個招商小分隊一條龍服務機制,健全了項目評價準入、跟蹤服務、工作調度等機制;注重獎勵激勵,出臺了《洪洞縣招商引資獎勵辦法(試行)》《洪洞縣2021年度招商引資工作考核細則》,進一步激發了全縣招商熱情,營造了良好的營商氛圍。截至目前,該縣共對接項目89個,簽約項目36個,投資額209.2億元。
作為洪洞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招商引資的主戰場,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審批加速度,服務上臺階,項目早投產”工作導向,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各項工作的“第一保障”,全面實施“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工作法,用足用活用好7項省級賦權、59項市級賦權、118項縣級賦權,在謀劃項目、在談項目、在建項目上實行“三個一”包聯制度和“清單化”管理,全年共對接、洽談100余個項目,總投資達153億元;簽約項目15個、簽約金額115億元,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創造了“園區事園區辦,園區辦事不出園區”的良好營商環境。
監管提效能
“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建議繼續優化行政審批的辦事流程,特別是對‘專、精、特、新’項目的審批開放必要的快捷綠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的辦事效率。”11月24日,在洪洞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暨“爭先、進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討論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洪洞縣民生垃圾綜合處理有限公司蘆為民提出意見建議。
著眼創優“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平公正法治環境,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為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該縣于11月24日召開專題座談會,公、檢、法、發改等職能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就全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全面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進行了表態發言,6位企業家代表各抒己見,就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獻計出力。
營商環境好不好,群眾和企業說了算。今年以來,該縣持續在提升營商環境的監管效能上下功夫,拓寬監管渠道,發放明白卡,組建監督員隊伍,完善“互聯網+”,深化“好差評”,創新監管方式,不斷提升群眾、企業辦事便捷度和滿意度。
深化“一條熱線管便民”改革,不斷拓寬群眾監督、投訴渠道。該縣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覆蓋各鄉鎮、縣直部門的市長熱線轉辦系統和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縣長熱線”,并持續健全了處辦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了轉辦、處辦效率。截至11月底,共受理19890件工單,按期辦結率100%,各類公眾訴求得到了有效及時處理。
一張小卡片,建起“連心橋”。縣優化營商環境領導組辦公室制作了“營商環境明白卡”,將包括縣長在內的9名縣政府領導的分工、聯系方式和投訴舉報電話進行公布,向全縣規上企業、重點項目及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進行發放,切實幫助企業、項目紓困解難。
為進一步加強服務需求感知,拓寬社會監督渠道,該縣探索建立了社會監督員制度。從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企業家、群眾中聘請了15名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多次召開座談會,對全縣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及窗口服務質量等工作進行監督,收集社會各界對全縣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建議,及時搜集、反饋損害營商環境的有關問題。
持續完善“一個系統管監管”,加快“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不斷加快構建全縣規范統一、數據共享、協同聯動的“互聯網+監管”體系,截至11月底,全縣監管行為數據覆蓋率77.49%,監管行為入庫數11160條,監管業務數據報送總數13032條,“雙隨機一公開”入庫數85條,監管對象入庫1543人,執法人員入庫244人,監管事項997項,強力打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
不斷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深入推行政務服務事項“一事一評議”全覆蓋,堅持拓展“一事一回訪”意見反饋渠道,不斷規范“一事一監督”政務服務行為,強化“一事一考核”評議結果通報、整改、監督工作機制。截至11月底,共評價12241項辦理服務事項,回訪滿意率、好評率100%。
堅持“非必要不打擾”原則,創新監管模式為企業減負。洪洞縣市場監管局結合工作實際,對需要多股室聯合檢查的,一并整合檢查;對部門聯合執法檢查有共同檢查對象的,科學確定部門聯合抽查事項和發起、參與部門,積極探索“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的監管模式。
服務促發展
“以前需要拿上申報資料,去稅務所找管理員現場辦理,最少也要半天時間。”2021年1月18日,洪洞縣城古槐北路的第一辦稅服務大廳內,鴻鑫瑞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的會計郭峻嶂剛剛處理完一條異常數據業務。
但這次,郭峻嶂使用了大廳新推出的“遠程交互”服務,通過視頻對話問答、資料掃描上傳、事項審核推送,只用了半個小時就辦理完畢。
為解決納稅人“前臺后臺往返跑,樓上樓下來回找”的問題,洪洞縣稅務局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建設了一體化的智能型綜合辦稅服務廳,為各股室和管理單位配備移動終端,通過“遠程交互系統”實現了后臺多方共聯、資料流轉共享、流程線上審批。“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更加快速地辦結一般性的跨部門、跨崗位、跨區域業務,大幅減少了平均辦稅時間。”洪洞縣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副局長張芳芳介紹。
為全面構建標準統一、智慧便利、共享開放、協同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該縣努力做好“加減乘除”文章,強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營商服務環境。
做實優化服務的“加法”。借助縣農商行機構網點多、渠道廣的優勢,洪洞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與縣農商行開展“政銀合作”,將企業開辦和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服務延伸至18家基層銀行營業網點,群眾在享受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隨時辦、就近辦、馬上辦”便捷服務的同時,還可享受到銀行提供的賬戶開設、資金通融等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共開設賬戶36戶;并與縣郵政公司積極推動“政務服務+郵政快遞”服務,在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設立郵政快遞受理窗口,為辦事人提供郵政專遞配套服務。對當場不能領取的證件,如需要快遞服務,郵政受理窗口將根據服務對象申請,將證照或材料郵寄到指定地點,有效破解了辦事企業和群眾多次往返大廳、排隊等候時間長等問題。截至目前,共提供免費郵寄服務167次。
做好辦事流程的“減法”。制定了《“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實施細則》,對標銀行營業大廳,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設立總服務臺,截至目前,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領辦、代辦、專辦、幫辦事項613件。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入開展“五減”專項行動,全面完成省定再壓縮時限、材料、環節30%的任務。
做優干部作風的“乘法”。積極開展“局長開門辦事”活動,即行政職能局主要負責人每周一抽出半天時間開門辦事,對企業、群眾提出的訴求能當場解決的當場拍板,不能當場解決的確定解決時限和措施。截至目前,“局長開門辦事”活動先后解決辦理了40件實事。同時,為更好解決企業、群眾“上班沒空辦事,下班沒地辦事”難題,洪洞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創新推出“5+1”服務模式,每周六各窗口安排1-2名工作人員,為工作日無法請假來辦事的企業、群眾提供延時服務。截至11月底,共為群眾提供咨詢服務433次,辦理手續65件,得到了廣泛認可。
做精簡政為民的“除法”。縣人民法院開辟“綠色通道”,對涉企案件采取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的“三優先”服務措施;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案件,實行當日立案、當日移交業務庭,業務庭對涉企案件優先送達、優先排期、優先開庭,爭取涉企類案件快立、快審、快結,減輕企業訴累。縣行政審批局不斷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從企業名稱申請核準到市場主體申請、受理、核準、發照、公示等環節全程推行電子化辦理,實現了“三十證”合一。截至11月底,今年該縣新增企業1634家,同比增加32家;新增個體工商戶4525戶,同比增加579戶。
(李安安 劉少杰)
圖片除署名外由李安安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